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什么意思
出自:[清]醉月山人 《狐狸缘全传》。
原文:茶亦醉人何须酒, 书自香我何须花。 酒不醉人人自醉, 花不迷人人自迷。 吟成白雪心如素, 最到梅花香也清。 昔日浣沙今日恨, 玉人如许愿相亲。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说的是作者豁达的心态。
品味提升,酒-茶-花-书福至心灵 , 何必不须,怡然自得, 亦醉人,能香我,总之,是一种内在殷实,其乐融融的意境。
关于白酒的诗有哪些,经典一点的
【关于白酒的诗我知】
關山萬里入春天,于此聽風望狼煙。
白水溪邊依绿樹,酒天嶺外有紅顏。
的為舊日樓頭盟,詩出今宵月下缘。
我已無家尋弟妹,知寒一夜夢難還。
一一关于白酒的诗
【我知】
注:我已无家寻弟妹。杜甫诗: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当是必同归。
一一【唐】杜甫《送韩十三归江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中秋节·月亮·友谊·古风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出处:晏殊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北宋
——柳永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北宋·苏轼
文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晋
——曹操
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北宋
——晏几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苏轼 《水调歌头》关于酒的经典诗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
——范仲淹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
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
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
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
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叶梦得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晁补之
好风有意入金台,白酒无声落玊林。秋雨亦嫌秋热在,打荷飘竹为人来
杨万里
想要了解魏晋南北朝,该看哪些书
谢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比之其它朝代,显得琐碎而凌乱,如果有兴趣研究历史或者进行学术研究,可以看看史书类,如《资治通鉴》,还有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南齐书》、《北齐书》、《魏书》、《三国志》等。但这些正史类的书籍没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很不好弄懂的。
如果只是一般的了解,我推荐看一看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我认为还是不错的,通俗易懂。我更要特别推荐中国青年出版社早年编纂出版的“青年文库”——《中国古代史常识》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整套丛书都是我喜欢的,对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史帮助很大。
想要了解魏、普、南北朝,就看三国志(裴松之注),普书、北史。
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普书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统。谱,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图籍。族谱,俗称宗谱、家谱、家牒、谱牒、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元明清,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的格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氏族文化。
北史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很混乱,但史学名家的专著也很多。
如果基础不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不是很清楚,我的建议是先找一本教材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先缕清楚,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简史》,可以直接看魏晋南北朝部分,把年代事件先搞清楚。
之后,可以阅读魏晋南北朝史的专著,最有名的便是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和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但吕思勉的版本偏文言,不适合入门。
治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很多,其代表作均可以选择阅读:
1、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讲述了隋唐制度的渊源,也就是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制度。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也不错,是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的讲课笔记。
2、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东晋政治史的必读书目
还有他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也是史学名著
3、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北魏的崛起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是隋唐的源头,此书也是北魏历史的必读书
4、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这是史学家唐长孺的论文集
5、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可以看一下历史大家是如何读史书的
6、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可以称为《东晋门阀政治》的前篇。
7、此外,日本川胜义雄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一个写南朝一个写北朝,均为史学名著。
其实还有很多,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太多了,不过如果只想看通俗故事的,可以看梅毅的《华丽血时代》 ,如果想看战争的,可以看李硕的《南北战争三百年》。
最后,假如你古文水平够好,直接阅读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以及《资治通鉴》中的魏晋南北朝部分等自然更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