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温一壶酒”和现在的酒是一个概念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一回事。
高度数的蒸馏酒,是到了元代才开始出现的。当时蒙古人喜欢引用烈酒,这才逐步推广了蒸馏酒,度数是比较高的。
其实烈酒喝起来对人体并没有好处,本质上就是酒精兑水。
而古代中国的酒,叫做酿造酒,是一种使用粮食发酵而成的低度数酒。
酿造酒和蒸馏酒,制作方法完全不同,一般认为蒸馏酒就像今天的酒精饮料、低度数果酒或者啤酒,人喝了对身体是没坏处的。
但是,酿造酒在饮用前,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温酒。
这个温酒并不是单纯的将酒加热后饮用。自然,当时的北方在冬季,一般习惯于喝偏热一点的酒。
因为古代医疗落后,冬季长期饮用冰冷的酿造酒,比较容易患上胃肠疾病,加热酒类饮用本身没问题。
但温酒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酒中的甲醇等毒物。
大家都知道,甲醇是一种毒物。
人体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瞻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以前有些无良小酒厂造假酒,就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导致引用者甲醇中毒,死了不少人。
而古代由于酿造酒的技术较差,酒里面不可避免含有一些甲醇。
如果直接饮用,就会出现问题。
《红楼梦》中,薛姨妈不让贾宝玉喝太多冷酒,说“喝多了冷酒,写字手发颤”。
其实,这个手发颤就是一种轻微甲醇中毒的迹象,而不是酒精中毒。
然而,甲醇的沸点是64℃,乙醛的沸点是21℃,酒精乙醇沸点是78度。
所以,只要加热,有害物就会转变成气体挥发掉,从而消除或减少酒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所以,温酒在当年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古人喝酒必然有伙计伺候,需要先将酒加热然后再喝。如果自己在家喝冷酒,就要控制饮酒量,不然很容易中毒。
现代的酒大多采用蒸馏技术,本身酒的品质就比较高,所以即使不加热,对人的身体影响也微不足道。
古人“温一壶酒”和现在的酒是有区别的。
现在的酒以白酒为代表,主要是蒸馏酒、窖香酒或原浆勾兑酒,提炼的工艺成熟,酒质很纯,度数偏高,没点好酒量很难驾驭。
而古人的酒主要是谷物发酵酒,和现在的黄酒或米酒类似。还有用果物发酵的果酒,像“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青梅酒,这些发酵酒纯度不高,酒里还常有残渣,但度数很低,谁都能喝上两杯,连病若西子的林黛玉都能抿上一小口。文人雅士日常更是以酒助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苏轼会“把酒问青天”,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酒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
古人喜喝温酒。在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了温酒器,古人认为热酒能够使气血通畅,而冷酒需五脏去暖他,伤身。温热后的酒,会更加清澈、浓郁、醇厚,酒香弥散,口感更佳。《红楼梦》薛宝钗劝宝玉喝温酒一段这样写道: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其实“温酒”是个很好的习惯,酒在酿制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古代因提炼工艺局限,无法完全分离出来。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酒在发酵过程会同时分离出“甲醇” ,而“甲醇”就是工业酒精,误饮5~10毫升能致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但甲醇的在 60 °C左右就可以 “挥发”掉,所以“温酒”便是最好的办法了。
说起温酒,莫过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而这里的酒就是谷酒。新酿出的谷酒,未经过滤,酒面还有残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所以说是“绿蚁”。寒冷的冬夜,围着小火炉喝盏新酿的甘甜温热的酒水,恍若酒香扑鼻,舒心惬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古人“温一壶酒”来喝的酒,大多数是酿造酒。
这种酒今天还有,就是我们常见的米酒和黄酒这一类酿造酒。我们现在喝米酒和黄酒也还有烫酒的习俗。话说米酒配鸡蛋,黄酒配姜丝,这些都是绝配。
其实即便到了明朝,大家普遍开始喝高度的蒸馏酒的时候,仍然保持了温酒的习惯,这也是习惯的传承。只是越往后,发现温酒后,乙醇挥发,酒精度数降低,才逐步淘汰。但是寒夜饮酒,多少还是会温酒共飨。
温酒最主要是因为,酿造酒都是靠微生物自然发酵,烧热了喝,主要考虑口感和保证不拉肚子。
古人并不会考虑是不是会有甲醇这类有毒物质,利用升华技术,让有害物质挥发。因为古人真的懂这些,就不会把雄黄这些东西放在酒里共饮了,也不会吃含铅量极高的丹药了。
古人养身理念,认为冷酒伤身,也更倾向于喝热酒。
古人认为酒性热,热酒吃下去,自然就发散得快;如果吃冷酒,会容易凝结在体内,需要五脏六腑去暖冷酒,身体受的伤害自然就大。这些在《红楼梦》里,都有讲到过。
当然绿林好汉们,身体结实,往往不会富贵人家那样,温酒小盅慢酌,大热的天气里,最好是大碗喝酒,去乏解渴。即便寒夜之中,也是喝的几碗暖暖身子。
实际上万事皆有传承,中国人喝冷酒的习惯也没超过600年,而且温酒来喝的习惯也没断承。
中秋时节,蟹脚痒,苏州人半夜吃大闸蟹,总是要用姜丝煮壶黄酒来配的。因为传统认为大闸蟹性寒,姜丝煮黄酒正好可以中和掉大闸蟹的寒性。早晨起来醪糟煮个鸡蛋,正好暖暖胃。
古人“温一壶酒”一是为了喝酒时胃舒服二是防止上头或头疼。
唐代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喝的就是温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说明了古人喝酒的起源,仪狄造的是米酒,杜康造的是高粱酒,但二者的相同点都是纯粮食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即食用酒精,酒在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甲醇杂醇油等有害物质,甲醇就是工业酒精,白酒提纯不好,甲醇杂醇油超标,喝了就会上头,头疼,这是比较轻的现象,甲醇是会致人中毒的,眼瞎,严重就是死亡。1998年山西省朔州地区的假酒案,就是甲醇直接加水勾兑,制假者利欲熏心,因为乙醇和甲醇的价格差好多。
现在的生产标准和生产条件工艺都有严格要求,一般会标注酒水级别和主体情况,是固态发醇还是液态工艺,无论哪种甲醇和杂醇油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提纯。酒水是优级,一级,再还有酒本身是属国家名酒还是地方名酒或一般酒,国家名酒肯定好于地方名酒,比如五剑茅。无论名酒地方酒,价格能反映出一定的情况。好喝不贵,性价比好最好。
古代的酒没有这么多说法,通过“温一壶酒”加热挥发甲醇杂醇油。
其实,现在的酒最好也温一下喝,尤其是冬天,酒也凉,加热一下胃好受。
“酒是粮**,越喝越精神”是不对的,我们经常见的是酒后耍酒疯,酒炸的“神经”。所以,酒少喝或不喝,小喝怡情,大喝伤身,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是谓忠告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