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喝不惯怎么办?
如果您喝不惯酱香酒,可以尝试逐渐适应,先喝一小口,慢慢品味,让身体逐渐适应酒精的浓度。此外,您可以选择其他口感的酒,如清香型白酒,以减轻酱香酒的不适感。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只要注意适量饮用,慢慢就会习惯酱香酒的口感。
北方人为什么喝不惯酱香酒?
没有北方人喝不惯酱香酒这个说法,只是因为早些年北方的酱香酒比较少。比起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有特殊的香味,对于一直喝浓香型白酒的北方人,开始会有一点不适应,但在很快适应之后,酱香酒香味细腻复杂、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会让人渐渐上瘾
为什么酱香酒那么难喝?
1、度数高
正宗的酱香型白酒的度数通常在53度,而这种酒精度在所有白酒品牌中已经属于非常高的存在了,刚接触酱酒的人大多都是被这“53°”所击溃,而放弃品味酱酒。
2、酱味重
酱香重是因为“酸类、酚类、酯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的,但这并不是酱香型白酒的坏处,而且赋予酱酒丰富口感的来源;接受不了酱香型白酒是因为酸类,和酯类混合的味道有明显的酸臭味,所以喝不惯。
酱香酒算是重口味,能够品尝到酸、甜、苦、辣等,最重要是闻起来也是一股酸臭味,跟浓香酒的果香味完全不同,更别说清香、凤香这些比较淡雅一些的白酒,相对来说气味确实难闻。
为什么有的酒友不习惯喝酱香型白酒?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有人把茅台镇正宗纯粮酱香白酒和“勾兑酒”拿给路人品尝,结论就是他们把酱酒认成劣质白酒,把“勾兑酒”认成好酒。认为酱酒太香了,肯定是加了香精!许多饮酒人士甚至是资深酒客,他们都无法分辨酒的好坏,太可怕了。
掌柜也很好奇,为什么中国最优质的酱香酒会被酒精勾兑的白酒比下去了
到底什么原因让酱酒输掉了呢?是人们喝不惯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掌柜总结了几个原因
酱酒的市场份额低
看图就知道,2014年的市场份额只有15.2%,浓香型白酒占了市场份额的一半。这个跟历史环境有关系。酱酒是纯粮酿造的,在上世纪,中国的温饱问题本来就是国家最头疼的事,吃都成问题,更不可能拿粮食大规模生产酱酒,茅台酒当时也出现了没有粮食生产的情况。所以中国就研究出了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即液态酿造法、固液态酿造法。当时那个环境下,多是消费勾兑酒,消费酱酒的少,对酱酒的基本认识也就了解少了。
产量低
中国酱酒的主产区在赤水河沿岸,其中以茅台镇的酱酒最为优质,出了茅台镇,产不出茅台酱香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茅台酱香酒的生产周期长,五年才出产一批酒,这也导致酱酒的产量不高。产量少了,供不应求,自然能喝到的人也就少了。
价格高
酱酒的稀缺性导致它一直走中高端市场,价格偏高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不高。价格高也由它的品质决定的,酱酒是纯粮酿造的,固态法酿造,在勾调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我们所闻到的香味,是它自身携带了有。据权威检测,酱香型白酒有1400多种香味成分,这些具体物质成分用现有科技手段尚未完全检测清楚,无法添加外来物质。正因为这样,现在市场中很难用其它物质勾兑出来造假。
补充一个知识:液态酿造法
上世纪60年代,当时粮食供应紧张,为节约酿酒用粮,用粗制玉米淀粉发酵制取乙醇(酒精)的工艺流程,即利用食用酒精与水进行勾兑,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香型添加不同的化学试剂,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等,发明了“液态酿造法”。这种酿造新工艺的产生,让白酒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随时勾兑,随时就可以出厂。
消费习惯
“液态酿造法”生产的其他香型白酒,直接加水、加化学香精和调味剂等,调出来的香味和口感比较单纯,且度数相对较低,价格也相对亲民,因此,因为历史原因,白酒市场一直被“液态酿造法”生产的其他香型白酒占据着,人们都习惯了喝绵柔型的白酒。而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像酱酒之类的纯粮酿造的白酒开始大面积生产,但是市场培育并不那么容易了。酱香型白酒香气和口感纯粹自然,没有其他香型白酒香气和口感单纯,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均兼而有之。消费者往往都已经习惯了勾兑酒的产品,味蕾早已遭到破坏,很难接受接地气的纯粮酿造的酱香酒。
尽管酱酒的市场并不大,像茅台镇的酱酒,只占中国白酒市场3%左右的份额,但是利润却占了市场利润的33%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华贵酒业集团一直还在坚持做的原因。要做就做良心酒,对得起消费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