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少度是白酒才是风味最好的?
个人认为白酒53度时风味最佳。
因为香型和生产工艺不同也会造成白酒最佳风味度数不同。如酱香型白酒在53度时风味最好的,以53度飞天茅台为代表。清香型白酒42度时风味最好,以42度青花汾酒为代表。浓香型白酒则52度的口味最为醇和,以52度五粮液为代表。
其他如剑南春以38度口感最佳,衡水老白干个人认为39度的口感最为醇柔。但综合对比后会发现,低度白酒虽然口感不错,但是口感层次单一,只适快饮而不宜慢品,且不宜久存,存的越久味道越寡淡。
各种度数白酒各有千秋,非要分个高低,我个人还是觉得53度最佳。
当提到白酒为什么53度口感最好时,很多人都会对你说这么一个故事。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53.94ml的纯酒精与49.83ml的水混合,得到的混合体积不是103.77ml而是100ml。这个实验说明蒸馏酒在53度左右时,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缔合最为紧密,状态最稳定。所以此时的白酒口感柔顺,香气馥郁,优雅细腻,回味悠长。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市面上53度白酒偏多,53度飞天供不应求,而43度茅台无人问津的原因。
不同粮食酿出来的酒,口感有什么不同?比如玉米?高粱?大米?小麦?糯米?
小麦、大麦、豌豆类粮食 此类粮食由于其蛋白质成分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杂菌在酿酒过程中的过度生长,产生杂味物质会令人感到不适。 糯米、荞麦 大家都知道糯米和荞麦的粘性比较高,使用该粮食酿酒容易板结而使糟醅的透气性下降,导致白酒发酵的效率大幅降低。 大米 大米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酿酒材料,但是由于其脂肪和纤维素含量过高,所酿白酒的口感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玉米 使用玉米酿酒有一个特点,甜味较高,这是由于植酸含量过高导致;而玉米的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导致白酒的邪杂味比较重。 红薯、马铃薯、木薯 薯类粮食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较少,但是果胶含量过高,容易导致杂菌的滋生,影响口感。 高粱 最主要的特点是淀粉含量过高,易于发酵,而内部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比例也十分平衡,微生物的发酵产香顺利,不会导致杂味物质的生成,是作为理想的酿酒材料。
白酒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香味?
浓香型白酒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消费面最广也是研究最多的一类白酒。典型的浓香型白酒应具有的风格是:窖香浓郁,酒体醇和协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酯类是在浓香型酒中含量最多的香味成分,大约占总量的60%。其中的己酸乙酯是构成浓香型主体香的主要物质。浓香型名酒中的己酸乙酯含量都在2.0g/L以上。除己酸乙酯外,含量较多的酯还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另外还有戊酸乙酯、乙酸正戊酯、棕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辛酸乙酯、甲酸乙酯、庚酸乙酯等,他们的含量大多在0.02-0.05g/L之间。
除绝对含量外,几种主要酯的比例对酒的品质也有很大影响。如己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的比例在:0.6-0.8,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的比例在1:0.5-0.6,己酸乙酯与丁酸乙酯的比例不大于1:0.1。
酸是白酒中重要的呈味物质,在浓香型酒的芳香成分中含量占第二位约为15%。酸含量也与酒质有密切关系。主要有机酸在优质浓香型酒中的含量顺序一般是:乙酸、己酸、乳酸、丁酸、甲酸、戊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辛酸、异丁酸等。总酸含量的高低对浓香型酒的口味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总酸含量低,酒的口味就淡薄。总酸与总酯含量的比例对酒的风味特征影响也很大。浓香型白酒中总酸约占总酯的25%。
醇类,除乙醇外的其它醇类约占芳香成分的12%左右。酒中含有一定的醇有利于促进酯的香气。但醇含太多时,酒的口味会显得**、辛辣,有明显的苦味。在浓香型酒中总醇与总酯的比例是1:5左右。白酒中异戊醇的含量是最高的在0.3-0.5g/L之间,其次是正丙醇、异丁醇、仲丁醇、正己醇、2,3-丁二醇、异丙醇、正戊醇、B-苯乙醇。其中异戊醇与异丁醇的含量比对酒的口味影响较大,一般认为异戊醇与异丁醇的比例应为3:1。
羰基化合物占芳香成分的6-8%。最多的是乙醛和乙缩醛,含量大于0.1g/L。其次有双乙酰、3-羟基丁酮、异戊醛,含量更低的有丙醛、异丁醛。羰基化合物大都阈值低,有特殊气味,较易挥发。乙醛和乙缩醛的量有一定的关联度,二者比例在1:0.6左右。双乙酰、3-羟基丁酮在适当的含量下能使酒体丰满而有个性,并能促进酯类香气的挥发。在一定范围内,含量较多时能提高香型白酒的香气品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