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吗?
谢邀,欢迎关注黑米桃和小编一起深入交流互动,聊聊科技数码信息。
小米以手机起家,并且以互联网粉丝经济为基础,打下了属于小米自己的天下,并且成功上市,小米的互联网模式相当的成功,也成为一众其它商家的学习榜样,而这种创新模式成就小米成为一家综合智能家居解决商,比如有平板,手环,电脑,电视,还有衣服以及鞋子等等,这就成为小米产业链了,也就是小米的链家产业。
那么小米会不会成为像美国亚马逊那样的公司呢?如题主所说的中国的亚马逊呢?当然是不可能的啦,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特别是模式的成功,都是有自己的核心理念的,亚马逊按人家官方的说法,人家是一家技术企业,并不是一家电商企业。而小米并不是一家技术公司,它没有自己的技术,它更多的是粉丝经济,一种可以圈定消费者群体的模式,并不是以技术取胜的,比较手机是以性价比为卖点,而这个卖点并不是为了多赚钱,更多的是让消费者成为一个米粉,让这个手机成为小米商品产业的一个入品,一入小米,全家智能家居都是小米,这才是小米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也是很先进的,而亚马逊的技术就更厉害了。它们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个人观点儿了,欢迎米粉和网友一起来交流和讨论了。
关注黑米桃,一起交流更多。
谢邀!
从这些问题中,就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小米还是有很多期待,包括无限的憧憬。而小米如今也是不负众望,在手机稳定之后立足于小米生态链,并且通过上市获得了更多!
亚马逊可不是一般人啊
其实从哪一方面来看,小米未来的发展也都不算太差,但想成为亚马逊还是有点膨胀了。我们说亚马逊的硬件产品啊其实只是亚马逊非常小的一个部分,为其所带来的利润和市场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同时亚马逊如今也是科技股中最具潜力和上升高度的一家,在苹果股价纷纷遇冷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亚马逊的未来依然是非常看好的,主要是因为亚马逊立足于软件和电商部分,这两者已经做得非常足。
亚马逊的估值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来源于会员部分和第三方平台商家以及自己的云服务等等,首先是亚马逊的会员就已经有1亿付费用户,而亚马逊光靠着这笔会员费,每年就可以赚到60多亿美元。Prime会员服务是提供一系列的购买免邮以及生日礼包等等一些优惠服务。
除此之外,如今亚马逊的平台赢从第三方卖家中赚取了不少金额,除此之外,亚马逊针对第三方商家还推出了一些比如云服务的系统,那么商家为此也要付出一些费用,总体来看,硬件在亚马逊的商业版图中占比实在是太小了。
对于小米来说,却只能开拓一个又一个硬件
相比于亚马逊这种躺着赚钱的模式来说,对于小米来说显然是太残酷了,如今来说小米在手机市场其实表现并不算太好,除去海外市场之外,在中国市场基本是节节败退!
这就逼得小米不得不在科技周边产品上不停的努力,比扩大版图来赢取部分的利润,这样实在是太辛苦了,那么我们知道小米如今的估值也不过360多亿美元,而亚马逊的市值已经高达7700亿美元,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除此之外,相比于亚马逊本身就是一个电商平台,小米自家的平台所能贡献的流量实在是太少了,小米还必须依靠国内,比如京东,天猫,淘宝这些厂商来为小米增加流量。
假如生态链成了,小米就真的变大米了
如今对于小米来说,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就属于生态链了,那么假如小米在生态链以及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部分成功了之后,小米就真的变大米了。
就目前来看还是困难重重,大家都可以预见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时代到来的前景,但推动这一过程的确是不简单的,你小米当下的实力来看,只能是步步推进,步步为营,也不能太冒失,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先机。
但小米生态链确实应该被看好,也要知道整个生态链的畅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原因只在于技术方面以及科技革命或者说人文理念方面!
但就算整个小米生态链成功了,对于小米来说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亚马逊,因为根本不是一路子,同时亚马逊在电商哦,云服务这方面的实力,小米是很难撵上的。
应该不是亚马逊路线,应该是“无印良品”或者“宜家”的网络版。
“无印良品”或者“宜家”在业界都是以实惠价格获取稳定高用户体验的产品,也就是产品品质在挂上自家品牌之前都需要经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而且不是简单成品提交,还需要根据品牌风格进行调整。
小米就是走这个路线,所有的生态圈的产品都不是成员简单的现有产品,都是要经过小米高用户要求进行调整之后,并且价格又不能巨贵的时候,小米才会摆上自己的有品渠道。
与网易“严选”区别在于,严选是从市场上现有的品牌和产品里找高个。小米有品是在代工厂里的高个里选出来,按着自己的品牌规范进行合作。就是品牌商认为自己品牌力足够了想卖贵点都不行,做差点都不行,都需要小米同意。
谢谢您的问题。虽然小米和亚马逊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小米做好自己就行了。
小米和亚马逊都以用户为中心。亚马逊不用说了,这就是它的企业文化。对于小米公司,一直想摆脱硬件公司的束缚,想成为一个创新型、服务型互联网企业。所以,雷军承诺小米硬件利润率不超过 5%,表示我不是靠硬件挣钱的,我希望是靠过硬的服务来做连接、做产品、交朋友、赢市场,解决用户的痛点。
小米和亚马逊都是以小换大。亚马逊的自营业务是亏损的,就是折本换市场,把用户吸引到平台上来,靠增值服务盈利。小米公司聚焦互联网服务,因为有硬件成本优势,通过硬件成本定价,使用户以较小的代价拿到产品,接入自己的服务,后者才是盈利大头,毛利率可以达到近70%。但前提是,巩固用户扩规模,有了市场才有赚。小米的聚焦,清晰而明确。
小米和亚马逊都有物联网基础。历史不算智能手机和笔记本,小米也连接了1亿台互联网设备,场上比亚马逊高出0.7个百分点。小米盒子在国内家居应用场景中获得了非常好的销量,国内的物联网平台是小米走出去的基础。小米正在大力扩展全球化市场,如果要打造全球化的商业生态,还去连接更多的互联网设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目前亚马逊市值已经超出8000亿美元,小米初步估计也超过了1000亿美元。两者还存在差距,小米可以把亚马逊作为赶超对手,但也没必要模仿亚马逊。小米“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有小米特色的道路,而且逐步加速。祝雷军好运!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我们先来看看亚马逊的数据:
亚马逊销售超过1200万种产品,不包括书籍,葡萄酒,媒体和服务。
亚马逊拥有超过3.1亿活跃用户,其中包括9千万美国Prime会员。
亚马逊Prime会员每年花费近1.5万美元。7%的Prime会员每天都会购物。
在过去的25年中,亚马逊呈现指数级增长。每天超过2000个新卖家入驻到亚马逊。所以无论你是亚马逊的老牌卖家还是考虑将要成为一个新卖家,它都是一个需要你小心敬慎,仔细运营的地方。
而小米虽然出了很多产品,但主产品只有手机。而且亚马逊是全球电商,小米暂时还是杂货铺,短期内两者完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天猫和京东,甚至百度更可能与亚马逊比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