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瓶子上有一层雾水正常吗?
这个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科学的解释是酒精在密封久了以后会和人一样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情况,导致瓶内二氧化碳增多,从而发生雾化。
这个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科学的解释是酒精在密封久了以后会和人一样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情况,导致瓶内二氧化碳增多,从而发生雾化
当雾水在里面时,是可能由于白酒放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白酒中的酒精挥发之后遇到瓶口处比较冷的瓶颈而液化而成的。
如果出现在酒瓶的外面,可能是由于白酒放于冷藏的温度比较低的地方之后,拿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出现了水雾。
茅台木珍什么酒质?
贵州茅台酒木珍酱香型,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原料为当地出产的有机高粱和小麦。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其酿造工艺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有"国酒"之称,是绿色食品,酒的品质堪称优良。
为什么鸿茅药酒和贵州茅台都带有一个“茅”字?
其实,“茅”这个字非常有意思,比如贵州茅台,最早可以从贵州的“王茅酒”说起,根据茅台酒厂编著的《茅台酒厂志》记载:
“王茅烧坊”,又名“荣太和烧坊”,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仁怀县大地主王荣(又名石荣霄)、孙全太和“天和”号老板合股创建,俗称“王茅”。素有“天下第一茅”之称。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茅”这个字,是一个名词。《说文解字》里面说:茅,菅也。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菅是一种草本植物,和茅草比较类似,有一层原生态、纯天然的意思在里面。
而用在酒行业的“茅”,和古代的“茅”字的另一个意思,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
古代,“茅”字还有另一种解释:
古代的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而“茅”,其实就象征着那一方土灶,著名的“三茅”(王茅、赖茅、华茅)都是烧酒坊,烧酒就会用到灶台,所以,用“茅”来指代烧酒,就成了一种习惯,其实这种称呼,也是对“三家烧坊”所流传下来的制酒工艺的一种延续吧。
18世纪60年代的“三茅”,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现代国酒茅台的前源,所以,“茅”的说法,可以认为是一种对古法酿造工艺的传承,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酒类的标识吧,不过,现在用“茅”字给酒命名的,除了茅台以外,其他品牌的各种“茅”也越来越多了。
好酒的酿造,除了对酿造工艺有要求外,其实,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苛刻,有的需要经过特殊的微生物聚集的独特峡谷里面,多次发酵,经过很长的周期陈藏,才能制成,所以贵州的环境比较湿润,而且不算很炎热,很适合酒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名酒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价格也就抬高了上去。
至于现在市面上卖的各类带“茅”字的酒,是否质量真能配得上那么高的价格,就要另当别论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产地,产地对于酒的品位,真的很关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