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元素,为何金庸、古龙都对汾酒情有独钟?

知酒号

美酒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元素,为何金庸、古龙都对汾酒情有独钟?

汾酒历史悠久,武侠小说主要写元明清三朝,那时茅台等现代名酒尚未出世 。不要轻信酒商广告,有一条广告“唐时宫廷酒,今日×南春”,其实这种×南春,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川名士庞石帚为绵竹大曲改的名字。从这个角度看,金庸古龙是行文非常严谨的作家,他们不屑胡编乱造书中武侠喝茅台或×南春。

金庸古龙对汾酒情有独钟,作为小说重要元素品牌,分析之如下:

1.汾酒历史悠长。汾酒酿造历史有4000多年,可以说几乎伴随着中国上下5000年文化。那么酒文化作为文化长河一部分,武侠作品也必将通过展示酒文化来突显中国博大精深文化。

2.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山西晋商遍天下,山西经济古代犹如今天上海之地位,是中国经济中心,其汾酒必将破商人带遍全国。而杏花村,诗意的名字,"借问酒家何处有,牡童遥指杏花村"。诗词的美化和传播,用汾酒增加小说的魅力。

3.汾酒尊贵。汾酒载入多部史册,在1500多年前南北朝尊为国酒,是宫庭御酒,其酒犹如今天茅台酒之国宾用酒地位。用汾酒入武侠小说,体现武林之人豪迈江湖之气。

4.汾酒的味道。汾酒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古龙金庸应是个人喜好这类酒而爱物及物写入小说。

要知道,在武侠世界里,酒只有两种,一种是汾酒,一种是竹叶青。

在金庸在十四部武侠小说中,只提过一种白酒,就是“汾酒”,并一连写了10次。同时,他还在一部书中连续3次提到“竹叶青”。

到了古龙笔下,竹叶青的出镜率就更高,有百余次。在《欢乐英雄》里,古龙把竹叶青安排在梅花树下,让人觉得好生浪漫。

温瑞安也写过竹叶青,在《四大名捕会京师》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那掌柜的又满脸笑容,捧一坛子酒过来,众人也嗅了一些酒味,体内酒虫大动,试过酒菜都没有毒,已大为放心,一个担夫装扮的军士,接过酒坛一看,见封泥尚未卸除,那掌柜笑到:‘大爷请喝用,这是本号珍藏之竹叶青,喝过包大爷满意。’”


金庸先生在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著作中,四部10次提到了汾酒,一部3次提到竹叶青酒。

金庸对竹叶青酒情有独钟,并为之赋诗一首:“好酒当歌竹叶青,河汾玉翠酿晶莹。一壶好酒走天下,何处江山不醉情。”

世人都知道金大侠在中国酒中独钟汾酒、竹叶青酒,却不知道古龙是前无古人的“竹叶青铁粉”。

古龙少年从文,斯文儒雅却与他沾不了太大关系,相反,他剑走偏锋,笔尖下洋洋洒洒的皆是江湖人的快意恩仇,一柄长剑,一壶清酒,一往深情,三两挚友。

而他本人也着实活出了一身江湖气,义气摆心头,杯酒常在手。

他喝酒的方式,也绝不是文人墨客那般一小口一小口轻轻浅酌,而是豪迈的大口大口往肚囊里灌,喝的时候绝不废话,当真是海量,也当真是洒脱随性。

也正因这份侠骨,大把人都愿意与他分一瓶最烈的酒,说最浓的故事。

他作品中的大大侠,也都是豪爽善饮。

《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爱喝酒,即使咳得都快把肺咳出来了,他也依旧举杯长饮。

  《陆小凤传奇》陆小凤爱喝酒,哪怕身旁坐着一个水蜜桃般动人的女人,他也会先把酒喝干后再谈风月。

管是女儿红、状元红,还是竹叶青、花雕、汾酒等,他们只要有酒,就一定会喝个痛快。

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本人喜欢汾酒,也赋予了作品主人公爱汾酒的秉性。他们喜欢汾酒,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

竹叶青酒在香港的知名度极高,1954年的《新晚报》就曾刊登过竹叶青酒广告,并称其为“中国三大佳酿“之一。


到了上世纪的70、80年代,竹叶青酒一路畅销香港,并顺应时代发布过多则电视广告营销,香港生意场上还有着一句关于竹叶青的顺口溜:你喝我也喝,饮杯竹叶青;生意讲诚信,何愁做不兴,足见竹叶青酒的魅力。

两位先生喜欢汾酒,和当时汾酒在香港的流行,看来也是与此密不可分的。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欢迎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说说与酒有关的电影吗?

酒杯人生:这或许是有关葡萄酒的最著名的电影之一,一部讲述了迈尔斯和杰克两个中年男人的喜剧电影。人到中年,这对老朋友同样面临了中年危机,其中迈尔斯对葡萄酒的研究颇为深厚,于是两人决定前往加州的葡萄酒产区狂欢一次,但接下去发生的事却不如人意,狂欢计划充满了障碍。自然地,酒是一个重要的承担隐喻功能的道具,支撑起影片的一条线索。迈尔斯与杰克的品酒之旅,更像是一场寻找他人认同的尊严之旅。

Bottle shock 酒业风云: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讲述了1976年法国举办的盲品会上加州酒如何出人意料的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领域双双击败法国酒的故事,这次盲品会的结果甚至自此改变了整个葡萄酒世界的格局,成为了新世界葡萄酒发展的开端。吉姆和博(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 饰,《星际迷航》男主角)是一对性格迥异的父子,两者关系紧张。吉姆致力于酿造一款完美的霞多丽,但却债务缠身。史蒂文·斯拜瑞尔(阿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 饰,也是饰演斯内普的演员)是一名专卖法国酒的酒商,为了生计去加州搜集葡萄酒,好与他即将举办的盲品会上的法国酒抗衡,他发现了父子两的霞多丽,送回巴黎参加盲品会。虽然或许这场盲品会本意是为了彰显法国酒的优势,以赢得更多的对法国酒的关注,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瓶霞多丽战胜了法国酒获得了第一名。


白酒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基本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有饮用白酒的习惯,乃世间五谷杂粮之精华,也是中华饮食场上之催化。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专门以酒为主题的电影不多,有三部酒文化电影推荐给大家。

1、《国酒》

《国酒》是中国首部白酒文化电影。电影以茅台酒为背景,讲述的是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之后,酒业代表曹、程两家烧坊在乱世之中上演的纷杂争斗故事,将民族企业的胜败兴衰与社会时局紧密结合。

影片紧贴“香飘世界百年,相伴民族复兴”的主题,在见证重现历史的同时,更展现出在动荡不定,瞬息万变的历史环境下,中华民族儿女同仇敌忾的爱国**、舍身报国的民族大义和心怀天下的复兴情怀。

美酒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元素,为何金庸、古龙都对汾酒情有独钟?

2、《红高粱》

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着重突出了高密酒文化。

酒是高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民间酿酒现象比较普遍。莫言清楚地记得故乡酒作坊里散发的阵阵酒香:“村子里就有3个酒作坊,每到春节,就有许多车来拉酒,那时候村里到处散发着酒香。”

电影《红高粱》为观众展现出乡村酿酒的生动图景:九月初九是酒作坊烧锅生火的日子,“我奶奶”怀着好奇来到酒作坊,她想看看红高粱是怎么变成高粱酒的。当浓烈的高粱酒从酒糟中流出时,“我奶奶”的表情充满了无比的新鲜和好奇。片子接下来“敬酒神”的歌唱,充分体现了高粱酒文化之神韵。虽然电影中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是一种艺术夸张,但片中的“十八里红”酒却给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

3、《酒的味道》

电影《酒的味道》是以绍兴酒为主题,在绍兴作为主要拍摄地,充分展现了酒乡绍兴的别样风情。

电影《酒的味道》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通过片中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内心深处的抗争,告诉人们要用***的行为坚守生活良知。正如黄酒给人带来愉悦,同时也会带来意志上的迷失,要懂得把握和控制。

电影已于2019年12月19日通过移动电影院进行全国公映。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箱:i77i88@88.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