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公司市场占有率?
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上市的白酒企业共19家,酒类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顺鑫农业和古井贡酒7家,较2018年增加3家。2019年,白酒行业进一步顺应行业分化加剧、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但尚无一家白酒企业能占据市场绝对份额。
根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2019年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的白酒企业营收共计2016.22亿元,市场占有率35.89%。其中,贵州茅台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15.19%,五粮液位居第二,市场占有率8.24%。
茅台和五粮液,今年双双破千亿,在白酒市场意味着什么?
近日五粮液集团和茅台集团先后宣布集团跨入千亿营收俱乐部,而茅台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向五粮液集团发去了祝贺,首先注意,这里面说的是集团的收入,并非是上市公司的营收突破千亿了。
1、是集团营收突破千亿而非是上市公司的营收突破千亿
这是突破千亿营收的是集团公司,而非是上市主体公司,比如贵州茅台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是635亿元,同比增长15%,如果全年是这个增速,那么2019年的营收总额大概是900亿元左右,而贵州茅台的大股东是茅台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62%的股份。
茅台集团当前的业务是十分庞大的,直接持有52家企业的股份,其中有三家是A股上市公司,贵州茅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家,持有证券公司华创安阳(前身是宝硕股份)5.16%的股份,持有A股上市公司贵州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11.56%的股份。
茅台集团旗下还有大数据业务、酒店业务、装饰业务、商业银行业务、营销公司、融资租赁、保险、机场业务等等,习酒也是茅台集团旗下的公司,所以茅台集团的业务是十分广泛的,贵州茅台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业务。
五粮液也是一样的,上市公司五粮液2019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是371亿元,同比增长26.8%,全年都是这个增速,那么全年有望达到500亿元的销售额。五粮液集团是上市公司五粮液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有将近20%。
五粮液集团持股48家企业,其中三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的上市公司五粮液是大头,其次是宜宾纸业和华西证券,五粮液集团持股的公司有投资公司、基金公司、航空公司、环保公司、制药公司、商业银行、旅游公司等等。
2、白酒市场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进入2014年以来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就是个位数,只有在2016年再次回到了两位数的增幅,2017年甚至是负增长的,2018年也才3.9%的增速,但是龙头白酒企业贵州茅台、五粮液却是大幅增长,2018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增幅是26%,五粮液2018年的营收增速是32.6%,而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是15%,而五粮液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是27%,都是远远快于行业的增速。这个就足以说明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行业集中度上升。
而在高端白酒市场,茅台占据了63.5%的市场,五粮液占据了25.9%的市场,国窖1573占据了5.6%的市场(这是泸州老窖的品牌,泸州老窖是白酒行业的第四名),剩余的品牌才占据5%的市场份额。
白酒行业的增速在放缓,已经进入个位数多年了,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之后,目前还是下滑的,但是头部企业的营收却依然是大幅增长的,他们占有的是中小品牌 的市场份额,对于中小品牌而言未来会越来越难过,如果不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和客户定位有新的突破加强粘性,日子肯定是越来越难过的。
茅台和五粮液已超出酒的消费功能,很多时候成为收藏功能。根据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原理,茅台和五粮液酒年产量增幅有限,而越来越多的收藏,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超过千亿销售额也就不足为奇。
今年茅台和五粮液开始发力,依靠传统的口碑和资本的运作,终于走上巅峰,到了现在,已经占据了白酒的顶端,并带有一定的奢侈性,也满足了很多人的高端需求,这不是靠运气,而是依靠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和当前的市场发展阶段才做到的,这样的优势地位,除非突发一些大的利空,不然还会保持很长时间。
在茅台五粮液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它中小酒厂要做的,当然是避开锋头,这时候非要去争夺高端市场,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先好自己的产品,别被淘汰出局,再等待机会来临。
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比如在中低端市场的江小白,就做出了自己的特点,口碑也不错,类似的机会还有很多。
白酒市场超万亿的市场,去掉两个千亿,机会依然大量存在,无论是价格区间,还是口味特点,即便是销售区域,都有很多可以做出成绩的空白处,找到自己品牌的立足点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恭喜茅台和五粮液双双破千亿,作为白酒市场的一个从业者,我认为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没有龙头企业的强大,就没有整体行业的繁荣!白酒作为中国独特的酒类消费品,应该向国外的白兰地、XO、威士忌一样,做成世界级品牌和奢侈品,当然,奢侈品的出现是和当地经济发展力相符合的!
其次:意味着进一步带动白酒市场走向规范,品牌影响力,凝聚力,穿透力,进一步增强。也希望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己规范的质量标准和品牌力,带动整个白酒市场行业对生产标准,品质要求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
第三是,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部分要被淘汰或是兼并!一线品牌通过市场渠道的下沉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市场的生存能力和市场销售份额,使中小企业市场经营的销售费用进一步提升,甚至力不从心,导致市场节节败退,甚至破产!
第四是,对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起到交大提升。对一些脏乱、差打擦边球、经营水平不高、质量水平不高、造假企业或作坊加速淘汰!通过龙头企业较大的市场费用投入,加大对消费者白酒知识的培训和传播,使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白酒酿造的基本知识和质量标准,使消费者以后不再对一些质量差的酒产生依赖。
第五、在新一轮的市场转型升级中,为一部分小而美,小而精,有特色、有独特风味、只作高质量产品的企业留下了较大市场空间!比如一些拥有自己技术,拥有自己标准,拥有自己特色风味的地方酒庄!
经常有人拿五粮液跟茅台对比!香型不同的酒,有可比性吗?
肯定是有的。为什么这么回答,听木空的5条解释。
第1条:白酒的可比性,不是因香型不同而不可比,而正比的是香型。五粮液窖香浓郁,口味丰满,绵甜干净。茅台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这两种香型,无所谓高低,你喜欢什么香型就喝什么。
第2条:可比的不光是香型,还有体量呢。从体量上比,五粮液与市值第一、股价第一、股价酒价基本同步的茅台相比,目前还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五粮液远远落在后边。也就是说,五粮液没法与茅台比体量。
第3条,论业内名气,论社会知名度认可度,五粮液只能屈居第二,站在茅台的影子下,至少要当酒界百年老二。千年之后翻不翻身不好说,百年之内超茅台,五粮液应当说有点希望,却没点把握。
第4条:高级高档高贵酒场合,做东者首选还是茅台,那是身份和档次的写照。选了茅台酒,或许有人逮了便宜还卖乖。但不选茅台酒,那些自以为该喝必喝的人,会觉得丢份掉价,心里不痛快。五粮液真比不上。
第5条:若让人随意选酒喝,应当选五粮液的比选茅台的多。一是诸如我一样的北方人,喝不惯茅台酱香味,愿意喝浓香型。二是假茅台太多,说不准就摊上。三是茅台高高在上,普通饮酒者不敢贴傍。
五粮液与茅台酒正因香型不同,才有种瑜亮情节,明暗比较谁高低。
白酒领域里面,这两款酒要说可比性,好像各自的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具体要说什么,好像又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了。
一个酱香一个浓香,确实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比较的。香型不同见解也都不一样,除开香型,茅台酒历年来稳居第一,而五粮液也算是家喻户晓,可也只能屈居第二。
我是小橘子,一个爱酒好酒的茅酒大仙,如果各位酒友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别忘了挥一挥手指,点击关注呦,同小橘子一起把酒言欢。
既生亮,何生瑜。五粮液对茅台的无可奈何。
茅台和五粮液都是中国白酒的高端品牌,排名数一数二。茅台是酱香型的中国酒王,五粮液是浓香型的中国酒王。二者虽然都是各自细分行业的老大,但是五粮液跟茅**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发展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既生亮,何生瑜。这就是五粮液对茅台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喜欢酱香型的,当然说茅台好喝;喜欢浓香型的,当然选五粮液。
一、茅台酒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香、口味优雅细腻,酱香突出,回味悠长。
二、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净爽、各味协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
也许很多人确实喝不惯茅台那种酱香酒的特殊味道,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浓香酒转酱香酒大有人在,而酱香酒的人一般不会再接受其他香型的白酒。
茅台的行业地位难以撼动,无论从那一方面都碾压五粮液。
茅台和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老大和老二,始终左右着高端白酒市场的风云变幻,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茅台不论在市场份额,还是在价格上,品牌影响力,投资价值上都碾压五粮液,茅台的行业地位难以撼动。
五粮液一直希望能追赶上茅台大哥的脚步,但无奈茅台老大一骑绝尘,现在还连尘土都看不到。从市值来看,据查询的新闻数据截至2019年8月31日,贵州茅台总市值14346亿元,五粮液总市值5493亿元,茅台市值是五粮液的近三倍。
市场上需要有追赶者,竞争才能使企业更加进取。
市场上不会永远只有一家独大的现象,市场上永远都需要有追赶者,只有竞争才能使企业更加进取。也许五粮液与茅台的竞争对比一直会存在,而这是一个好现象。
每个人的口感喜好都不尽相同,茅台和五粮液那个更好喝,这其实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在品尝茅台或五粮液的时候,喝的不仅是它们上乘的口感和品质,更是它们身上承载的中国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无论是茅台或者五粮液,都是世界读懂中国白酒的重要媒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