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成本很低,利润高的吓人。为什么茅台还能卖这么贵呢?
因为市场有需求,就算是没有茅台酒卖高价,其他品牌的白酒也会卖到这个价格,只不过现在这个卖高价的品牌是茅台而已。
茅台酒的酿造成本在百元以内、出厂价格在969,零售价格在1499,实际成交价格在2000以上了,而且还不好买,是名副其实的白酒之王,而且茅台酒每年交税也是贵州第一,为贵州做了不少贡献。
白酒利润的确是高,但是也要看卖不卖的出去,有的白酒零售价格1499,实际购买价格在千元左右。而卖1499的茅台酒是供不应求,基本是买不到,这就是茅台卖贵的原因之一、物以稀为贵!
茅台酒有今天的价格,靠的是本身过硬的酒质、红色文化底蕴、不断的广告营销,还有就是茅台酒的变现能力强,具有投资潜力,现在的茅台酒买到就是赚到。
我是茅台小王、一名一线酿酒工人,喜欢喝酱香白酒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您说的成本低是指:生产原材料加人力成本,但是你忽略了时间成本。
不过茅台加上时间成本后,利润还是很高,这是品牌价值,请问什么酒能喝出这种感觉:牛逼感。只有茅台。
所以你为了喝茅台所付出的代价,都是为了这个体验这个感觉,其次才是茅台的口感。这么一想:好像茅台不贵啊。。。。
这个取决于它本身的内在价值。
茅台酒凭什么那么贵?喝了难道会成仙么?
现代社会,酒就是一种润滑剂。高端酒和低端酒的润滑程度是不一样的。
茅台酒的流行,是大部分的有钱人带动的。
不管在什么样的酒桌背景下,只要茅台酒一上桌,那这个酒局就稳了。
茅台代表一种身份,这就是它内在的价值。因为这个酒本身,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
这就是茅台酒贵的原因。
首先你要明白你所谓的成本低只是你看到的原材料粮食的价格。可是为什么茅台偏偏只在茅台镇有酿酒厂呢?为什么不到东部沿海地区一市一厂呢?它的隐形价值就是茅台水,茅台酿造的气候荒境菌落等等都是茅台镇稀有的。其他地方千金难买,想买也没有。
《县委大院》中,请工商局长吃饭,拿上来茅台后局长为什么不高兴了?
主要应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火锅店老板大崔太老实,犯了太实诚的毛病!太不会来事了!
2、他在外边小超市买的假茅台酒,不该拿到工商局的领导跟前,这不是在打领导的脸吗?他没听不明白郑总的意思是其实是让他去买真的茅台酒!
3、如果是真的茅台酒,也不能直接将茅台酒拿上桌来,因为有八项规定不能超标,所以最好是装在什么别的瓶子再拿上来!
4、大崔不应该安排领导坐在大厅里,而应该安排领导进包间,因为领导并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被别人宴请!
5、没有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上的菜太家常!太不给领导面子了!
6、给领导拿啤酒时,说了不该说的话,你跟各位领导并没有那么熟!不能不过脑子什么都往外说!
7、是你请领导吃饭要办你的事,而你自己却不会来事,不懂分寸,领导问你想干什么,你却直接从旁边搬个凳子坐过来了,这样没有了与领导的界限感!领导肯定不喜欢这样的人!
8、既然是让郑总当中间人去求领导办事,就让郑总去跟领导慢慢说,而你就不要那么没有界限地再去直接跟领导说了!
9、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领导不一定这么认为!小青菜是不错,但领导不是真的来你这儿减肥的!想减肥人家可以去健身房,而不是来吃你的炒青菜!
总之,这大崔就是太老实太实诚太不会办事也太不会来事了!如果不是因为有郑三的面子,领导可能早就拎包走人了!
所以这官场上的规矩和学问还真是挺大的!
有些人需要用心学习的地方还真是不少?
尤其是太老实太实诚的人,最好还是别在跟领导打交道的时候乱说话乱行动!
写在最后,所以,相对于大家来说,这八项规定其实还是挺好的,既防止了领导们会犯错误,也让一些老实人不会来事的人也不用想的
太多!
但是,话又说回来,其实即使大家不是请领导吃饭办事,但最起码的餐桌上的礼节礼仪也是要讲的,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人,大家彼此都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1.路边杂食店买的假茅台,而郑总的意思让他去买正规的茅台
2.把茅台直接放上来不合适,官场里应该把茅台装进矿泉水瓶里
3.让领导坐在大厅里,而不是包间,局长需要私密性
4.做的菜太寒酸,局长缺你这顿饭吗,能来就是给面子了,局长说超标什么的,你就真摆上那几道菜?
5.拿啤酒时,说是干装修剩下的,领导喝你剩下的?
6.接待领导不热情不谨慎,领导让你说什么事,你直接搬着凳子坐过来了,你什么身份?可以和领导一个桌吃饭?
7.求人办事要慢慢说,要兜弯子,不要那么直接
犯的忌讳太多了,不是郑总,估计局长早就拍**走人了
那不是上了茅台,工商局局长才不高兴的,从一进门他就不高兴了,到后来上了这假茅台后,他都想抬**走人了。
这求人办事就该有求人办事的样儿,要不想求那就按流程走,要真心求人办事就得有诚意。
这工商局局长这饭没吃着,酒没喝着,还被恶心得跟吃了只苍蝇一样,人家能不生气吗?
其实,人家本来也不想来吃这顿饭,碍于郑三的情面才来的。
没想到一来,没说有人在门口迎一下,反而是姗姗来迟了一位这样的“老实人”。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他本身就是这么个人儿,但他们两领导不知道呀,人家免不了想着你这莫不是办证受了委屈,专门来膈应我们的呀。
就算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到这一幕,也觉得太尴尬,怎么有人这么办事儿的呀?太把领导当自己人了,太没眼力劲儿了吧。
非要拉人家俩领导在大厅坐着,说宽敞,方便给人看见呀?
领导还没来呢,先自作主张把菜都上齐了,还都是些家常菜。
菜不在多,在精,要有特色,至少你这店里的招牌羊蝎子得上一个吧?
上个啤酒还非得来一句,这是装修时喝剩下的,把“不把领导当根葱”践行到底。
领导没说话,自己拿了把椅子就坐下了,也不怕领导看到他吃不下饭。
还当着领导的面儿说怕超标之类的话,这种话都是人家领导自己说的场面话,他们可是最忌讳听到别人这么说。
“老实人”这一通操作,给中间人郑三都给整无语了,只得忙说这主事的是他弟弟,他平时就是这么个人。
但领导听了还是不高兴啊,你求人办事,我人都到了你不来,派了这么个傻大粗的哥哥来恶心人啊。
从这里看出来,郑三这个商人还是蛮重情义的,就这么个朋友还再三地出手相助。
一开始看到那一桌子的家常菜,郑三说“厨房灶还热着呢吧,赶紧起菜吧”,意思是你这菜不行,得再整些硬菜上来。
没想到,等了半天上了盘香菇青菜。
郑三说你怎么没上酒啊,他傻愣愣地说:“可以超标啊?”看他这样,郑三实在不放心,又追过去加了句:“刘局喜欢喝酱香的啊,别把清香的拿上来了”,完了还拍了拍他的肩。
看到这,我心想:说得这么含蓄,这傻大粗肯定听不懂。
果然,过了一会儿,傻大粗拿了瓶茅台迎宾酒上来了,跟郑三交代的完全搞反了。
这就好像是,郑三要他用矿泉水瓶装高级茅台,而他呢,找了个茅台酒瓶装满矿泉水端上来了。
所以供电所所长才会说:“这酒喝了,不会**吧?”,因为这假的茅台太烈了,喝了容易上头发酒疯。
最后给郑三都给整无语了,只能打电话让人把他车上的好酒拿上来。
这“老实人”还真是不适合做生意,太实在了,也不懂人家话里的玄机,把人得罪光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县委大院》里描写的喝酒故事,那只是餐桌**的冰山一角。八项规定之前,奢靡之风无所不在,大吃大喝风行一时,各级官吏因此出事为数不少。酒桌上的奇闻丑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只能从自身经历的故事说起,窥一斑而知全豹。
八十年代末期,官场风气还好。那时我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有一天商业局长前来找我,说今年双节之前,上边给我们县供给一件茅台酒,只有十二瓶,不知怎么分配才好。那时是计划经济,没有别的购进渠道。这事让他犯难,便把皮球踢到我的脚下。四大班子共有二十多位领导,我和他掐指一算,恰好只能满足一线班子成员,常委和县长每人一瓶,其它人随后再说吧。临出门他问了一句,把酒分给他们,每瓶7.5元怎么收帐?我便对他说,这事我来办,从领导工资内扣。
后来到镇上任职时,饭桌上的风气就不太好了。企业请客吃饭,最高礼遇就是喝茅台、吃老鳖。我在县城不喝酒,而且看不起整天闹酒的人。原打算换了工作环境,从此把酒戒掉。有人就悄悄告诉我,到下边你不喝酒,基层干部就认为你为人虚伪,连实话也不对你说,以后就没法一起工作啦。我也只好和光同尘,从啤酒开始,往白酒上进步,从普通酒喝起,往茅台酒上档次,彻底和镇村干部打成一片。有时借酒发疯,张嘴骂人;有时上门讨酒,村支书就知道又要挨批;有时酒杯一端,工作不用交待,回头他会拼命;有时自带酒水,实则为了道谦。
回到市区工作,又是一番新景象:工作不看能力看酒量,能喝半斤喝八两,能喝八两喝一斤;政绩煮酒论英雄,先进单位茅、五、剑,其它单位张、宝、林。喝得职工没工资,喝的财政没经费,酒店签了一本帐,酒行欠了一**债。
公款吃喝吓死人,正派人没法干下去。我三次请辞上级不批准,第一次假装身体有病,第二次又说到了二线年龄。领导先许升官的愿,最后干脆把话挑明,垂直系统不退二线,有人想干不让他干,咱俩一起顶门户,留我一个人也扛不住。我听了心里叫苦不迭,怕就怕的是这档子事。人来客往应酬多,秋后算账难说清。苍天圆我辞职梦,领导调走我高兴,趁机躺平提申请,落得无官一身轻。从此再不言酒事,远离职场得自由。
中央提出八项规定,我举双手赞成,庆幸自已己经不是局中之人。十年来坚持不懈,让**分子闻风丧胆,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