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哪个公司实力雄厚?
青啤是全国性的百年老店,销售额排在全国第2,第一是华润雪花 重啤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只是在重庆地方有绝对的占有率,其他地方的销量可以忽略不计。
前阵子还传出嘉士伯要收购重啤。重啤的销售额大概排在全国5-8名的样子。和青啤不是一个级别上的。重庆啤酒是外资吗?
1、重庆啤酒是外资
2、2008 年,嘉士伯联合喜力收购了苏纽,获得了苏纽所持的重啤 股份,苏纽亚太改名为嘉士伯重庆,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集团公司第二大股东。此后,嘉士伯不断增 持公司股份,于 2010 年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此时嘉士伯仍未能实际控制重庆啤 酒经营,公司仍由国资委派的重庆啤酒集团管理班子在运营
乌苏啤酒被青岛收购了没?
乌苏啤酒没有被青岛收购,被外资收购了。2016年以后,当时嘉士伯正在中国市场大力扩张,为了扩充西北啤酒市场的份额,于是找到了乌苏啤酒,当年正式提出收购。从此,乌苏啤酒不再是国产品牌,一夜之间变身为外资品牌。2020年11月,乌苏啤酒的股权被转让给了重庆啤酒,而重庆啤酒也被嘉士伯收购,所以乌苏啤酒背后的实控人仍然是来自丹麦的嘉士伯集团。
TSINGTAO青岛,为什么不是QINGDAO?
青岛:TSINGTAO
清华大学:TSINHUA University
这两个青字开头的都是TSING,而不是汉语拼音的QING,因为TSING[ˈtsiɪŋ]是“青、清、情、庆”等QING字音的邮政式拼音。1906年帝国邮政联席会议之后确定了邮政拼音的用法,这种拼音通常仅用于地名的拼写,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欧美国家对中国地名的常用拼写方式,这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比如类似的还有北京Peking、南京Nanking、重庆Chungking、天津Tientsin、广东 Canton等等。
而汉语拼音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1958年发明的,比邮政式拼音的出现晚了半个世纪。不过在此之后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各地国际邮政名称也都改成了汉语拼音来拼写。
但是为什么所有“邮政拼音”“美式拼音”等都改为汉语拼音了,而清华大学和青岛啤酒还继续沿用以前的“外国拼音”呢?这里都是有历史烙印有关系的。
比如青岛曾经和港澳一样是殖民地,德国统治时期在这里设立了青岛啤酒厂,直接把TSINGTAO作为青岛啤酒的LOGO;而清华大学是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建立的,也是直接把TSINGHUA印在了校徽上。
因此这两者都是一直沿用创办时的LOGO而保留了这样的英文旧称。时至今日,我国的中文名称拼写全部以汉语拼音为标准,像TSINGTAO、TSINHUA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这些都已经变成了专属名称,仅应用于其“品牌”本身。
Tsingtao是韦氏音标,普遍流行于欧美国家,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人名地名都是使用韦氏音标。Qingdao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大陆普遍推广的汉语拼音。两者规则不同。类似的还有Peking(Beijing),Nanking
(Nanjing)等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