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发展史详细
茅台酒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其见证了新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风云际会。
茅台酒1915年从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边陲小镇——茅台镇,远涉重洋,凭借其卓越的品质与风格,勇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茅台酒走向世界、塑造百年辉煌的地点,同时也为中国传统白酒产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是驰誉中国的酿酒“宝地”。
茅台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世居濮僚部落,因马桑树遍野,故名“马桑河”。历代濮僚人在此茅草地筑台祭祀祖宗,称之为“茅草台”、“茅台”。元朝县治下分寨、村、坪、部,正式定名为“茅台村”,后改称为“茅村”。清乾隆六年(1741年),赤水河被划为川盐入黔的四大水道之一。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路畅通,八方商贾云集,“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茅台成为黔北四大繁华集镇之一。
茅台的历史
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
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
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茅台酒最早哪年出的
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而更为确切的是:《史记》记载,在汉朝,仁怀已有了枸酱酒,可以说是茅台酒的雏形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6年),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产的历史史酒--枸酱酒。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鳛部,即现在的仁怀一带,取枸酱酒献给武帝,武帝饮后,觉得甘美异常,赞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之说。
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都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
至唐、宋朝,仁怀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茅台酿制的优质大曲酒风曲法酒盛行于市。
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以此酒质量佳美而载入酒史。到清朝,茅台酒业兴旺,有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及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称第一的记载。
茅台烧、茅台春、茅台烧春、茅春等酒名声鹊起,获得酒冠黔人国,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的赞誉。
1784年,(清乾隆49年)茅台偈盛酒号正式取名为茅台酒,清末至民国相继有成义、荣和、恒心烧房出现,继承和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