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飞天遁地,茅台遁地酒

知酒号

古代大侠行走江湖的经济来源靠什么

头条的问题实在妙, 连古代江湖上大侠的生活都要关心一下。呵呵!

茅台飞天遁地,茅台遁地酒

江湖上能够称之为大侠的人物,必然是武功高强,侠肝义胆之辈!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中者,杀富济贫,匡扶人间正义!至少也会路见不平一声吼,扶危救困!真正的侠客往往不图虚名,独自来独自去,犹如神龙不见首尾!世人只闻其名,不见其踪也。武侠小说里,比比皆是!

所谓的侠客,必然拳法高强,内功深厚,兵器娴熟。或者轻功卓然,“铁掌水上漂"“踏雪无痕″飞檐走壁无影无踪!

有了这样的功夫,行走江湖还愁吃穿吗?土豪富户不就是这些侠客们的便利银行吗?没钱了晚上少睡一会儿觉,到财主富绅家里随便逛逛,顺手带点东西,什么都有了,吃的喝的赌嫖用的,收获大的几个月开销不用发愁,当时又没装监控什么的,谁知道什么人干的,谁又能抓得住他?

再有一种情况,有的大侠不屑于做这种事情,人家在江湖上的招牌极亮,有钱有势的朋友多的是,黑道帮派,白道宗主甚至朝廷官宦都以结交本大侠为荣,管吃管住,走了还有大把的金银奉送,不收还不行!眼泪汪汪,执手相送,情真意切,真是麻烦!如神雕侠杨过,郭靖,便是这种情况!而象张无忌,洪七公,陈近南,陈家洛本身就是帮派之主,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吃住根本不用考虑,自然有人张罗。

还有一种就是家世渊源之辈,殷实富足有钱的很,行走江湖根本不愁经费,象慕容复这一类,人家干的是兴国大业,做的是皇帝梦!

这些情况,在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里太多了!

以上所说都是正经的侠客。还有一种称之为刺客,利用自己的武功所长,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这种人没有正义感,好人也杀坏人也杀,不能称之为侠客!至于做保镖做护院武师,则是属于比较低级的武夫,与侠客相比,不足道也!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穷文富武,意思就是说有文化知识的没有会武功的有钱,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大概有武功的在社会上比较好混,容易搞钱!且武功越高混的越好,混到大侠这一级别,应该宝马美女、金银别墅都不用愁了!

我小时候每次看武侠电视剧,有都有这个困惑:妈蛋这帮人每天打打杀杀,行走江湖,身边到处都是漂亮妹子,袖子里藏一大堆银票,但他们就是不工作,不上学,这到底是哪儿来的生活来源呢?

其实抛开金庸、古龙、梁羽生不谈,古代真正存在的“大侠”们,的确是不缺经济来源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1、很多“大侠”充当了权贵阶层的门客。这些人平时好吃好喝,穿金戴银,权贵需要他们卖命的时候,他们就得履行自己的职责。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每个人都养了一大批这样的人。这里面有刺客杀手,有谋士说客,还有鸡鸣狗盗之徒。这些门客不事生产,又有钱,同时来去也比较自由,大多数人是一直享受着高收入,而不至于去“献出生命”的。哪怕到了后世,《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庄子上也豢养了不少,比如武松,就在柴进门下讨过生活。

2、很多“大侠”从事的是灰色,乃至黑色产业。比如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记载的郭解。这家伙从小就混黑社会,下手狠,杀过很多人,但是为人讲义气,因此积攒了一大批喽啰。他的产业是什么?私铸钱币、挖墓掘坟,靠这个获得了原始积累。由于他在当地建立了完备的“黑色秩序”,处理事情相对公正,很多人仰慕他。但这样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打算把很多豪族迁居茂陵,让他们离开自己的源生地,使他们不至于窃取基层政权。当时迁居的标准是300万,结果很多人跟朝廷说,郭解穷,家财没有300万,别迁居了。说客里甚至还包括了皇帝的大舅子——名将卫青。一下子引起了汉武帝的警惕心:“一个老百姓居然能让军中上将说话,可见这人不简单”,结果就强行把他迁居。此时各方人员给他凑钱超过了1000万!可见,郭解既不是官吏,也不是军人,更不是商人,他只是一个出色的“黑帮大佬”,是当时的著名“游侠”,就有如此雄厚的社会影响力,难怪朝廷最后砍了他的脑袋。近代历史上的杜月笙,与郭解何其相似。

3、很多“大侠”都是帮会首领,什么天地会啊,小刀会啊,袍哥会啊,洪门啊。哪怕在小说里,萧峰担任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虚竹执掌灵鹫宫,玄慈执掌少林寺,这种大型经济体,涉及的产业极广,怎么可能没钱?比如丐帮,会涉及脚行,杂耍、曲艺、货运、押镖等行业,丐帮甚至还接政府的单子,有时以准军事部队的形象出现;灵鹫宫涉及医药、旅游、多维度文化产业;少林寺则拥有大量田产,是首屈一指的地产商。

4、很多“大侠”本是流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一旦有天灾兵祸,收成不好,人们就要逃亡。孱弱者死于途中,强壮者啸聚山林。这些人本来就无家小,生活支出不高,再说干的都是抢劫、杀人之类的无本买卖,自然可以做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炕睡窑姐儿”。这些流民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劫富济贫”之事,自然有了“大侠”的影子。

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不是没道理。

大侠是一个传说,是理想化的武人,也只有武侠小说中出现过。打抱不平的人有,但长期在外行侠仗义的侠客正史上很少记载。

小说中的侠客,都是理想化人物,不但武艺高强、有特殊异能,而且是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正义化身,现实中并没有这么高大上。

聂隐娘是《太平广记》中记载的一个侠客,她十岁被一个讨饭的尼姑偷走学艺。学成后尼姑带她去杀坏人,按尼姑所说罪状,这个要杀之人确实该死,所以聂隐娘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把人杀了。

第二个人是一个害了很多人命的大官,让聂隐娘夜里去他的房间把人头割来。可是聂隐娘趴在房梁上,看到这个人在逗一个小孩玩,不忍下手。回来后尼姑知道了原委,告诉聂隐娘“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先杀他喜爱的,然后再杀他。”从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尼姑行侠是以讨饭为生,先偷孩子为徒,又教导聂隐娘先杀坏人喜爱的,然后再杀坏人。

如果按照尼姑的说法,那个孩子必先被杀,然后再杀那个大官。可是孩子是无辜的。先偷孩子为徒,再杀无辜,这个尼姑并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标准侠客,充其量也只是嫉恶如仇的豪横强梁而已。

我们再看后来的聂隐娘出师回家后,一切用度都是由其父亲聂锋供给,甚至有了丈夫,也是由聂隐娘的娘家供给生活,直到父亲聂风去世。受雇于魏帅和其丈夫为左、右使。后来魏帅因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关系不好,就派聂隐娘去割刘昌裔的头。

刘昌裔神算很准,事先知道了聂隐娘要来杀他。甚至聂隐娘一出发就知道了,而且算出聂隐娘和其丈夫骑着白驴和黑驴,到城门前有鹊雀在其丈夫前面鸣噪,她丈夫用弹弓没有射中,而聂隐娘发弹一丸弹就射杀鹊雀。这种事都算的很准确。聂隐娘听正在等他们的衙將一说,就被刘昌裔的神算折服,转投刘昌裔,每天需要二百文钱供给。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侠客也需要为生活做打算。聂隐娘失去父亲供给,就要为了生活受雇于人,而且因为被刘昌裔的神算折服,转投刘昌裔。这和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可是天壤之别,不是标准的侠所客为。首先为了雇主去杀人,然后又转投被杀对象,这在所有武侠书中都不属于标准侠客,可偏偏在《太平广记》中聂隐娘被归为侠客范畴。所以说古代真正的侠客,没有武侠小说中那么高、大、上,也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只要不偷不抢、有特殊武功、异能就被称为“侠客”。

可见武侠小说中那种游走四方、行侠仗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潇洒侠客在真正的历史上是少见的,即使有也是出身豪门,有人供养着,且在正义感上离标准侠客标准,有一定距离。武侠小说中的侠客是被作家神话的存在。

  •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箱:i77i88@88.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