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的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为什么他在画坛常有争议
最早知道范曾的画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北京琉璃厂中国艺苑画廊勤工俭学,当时店里挂着一些当代知名画家的作品,记得有李苦禅,徐熙,也有范曾的一幅四尺《钟馗》,那时普通人都是只看不买,只有来了港台或是日本的旅游团,店员们才热情推销。
范曾大学阶段学的是中文,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基础,这对画国画是很有帮助的,最初画画只是业余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作品得到郭沫若的赏识,于是范曾转入中央美院学习国画。其绘画特点是精于白描,擅长表现古代人物,笔下的钟馗,老子等栩栩如生,风格独特。
对范曾及其作品的争议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销量,据传范曾的画一年要卖出几万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再怎么勤奋也不可能达到这个量。有说是流水作业画的,有说是学生代笔,画的真伪,是否是范曾本人的原创应该是争议的焦点。
2. 评价,一些知名人士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如沈从文,李苦禅。当然也有对他评价很高的,如季羡林,杨振宁等。
3. 画展,近几年每年的春节期间荣宝斋都要举办范曾画展,从新闻图片上看人们一大早就在门外排队,那场景就像超市促销卖鸡蛋,据报道每年都是抢购一空,让人不敢相信,用一句俗话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对于画家以及他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参与讨论。
范曾,江苏南通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范曾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160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曾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范曾人物画特点
一是范曾注重绘画与文化结合
范曾是文人画家。范曾生长于诗人世家,受诗歌环境之熏陶培育,且有厚实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其内心就蕴含着一份涵养深厚的诗魂,这份诗魂,又氤氲在他的笔墨深处。
二是范曾注重诗文与绘画结合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这是范曾绘画的显著特色,是他几十年创作甘苦的体味与总结,也是他为中国画提出的箴言。
三是范曾注重传统与创新结合
范曾认为,举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范曾注重传统文化宇宙人生的结合,以诗人之眼观物,格调清新,有所创制,自非一般。
关于范曾争议
一是范曾大言不惭显得狂妄
范曾在《范曾自述》大言不惭,显得狂妄: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中国古代,“诗仙”李白喝多了酒,且有这个实力和胆量抒情。可惜,范曾不是诗仙。
二是范曾见风使舵过河拆桥
范曾见风使舵过河拆桥,无论是文学界的郭沫若、沈从文等前辈,还是书画界的李可染、李苦禅等前辈,都曾经做过范曾一段时间的老师。但这几位老前辈对范曾的评价都不高,很多还是负面评价,言辞相当刻薄。当代很多书画家对范曾也没有多少好感,不愿与范曾为伍,只要范曾出现的书画活动场合,请他们来也请不动。
三是范曾流水线作画伤害收藏者利益
在2009年,某报记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揭露了范曾流水线作画的场景。范曾一次性在墙上铺好10多张宣纸,先在每幅纸上统一画好人物的头,再统一画出身子,每幅画几乎一样,没什么变化。例如,范曾作品《老子出关》,老是一种构图模式。这千篇一律的画作,如果被收藏者掏高价买走后,能指望将来升值吗?收藏者不非议范曾才怪。
古代文人写字、画画、作诗,几乎没有什么功利色彩,完全是为艺术而艺术,把它们当作表达人生况味和生命感悟的媒介。
对待艺术,古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王羲之就不可能以痛快、放达的心境写出《兰亭集序》,颜真卿也不可能以痛苦、悲戚之心写出《祭侄文稿》,也不可能出现像张择端那样抱着记录民风民俗的态度,一丝不苟地画出《清明上河图》,他们在写字画画时更像是无心插柳,完全秉持“我手写我心”的态度,能够青史留名,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如今的书画家在写字画画时,由于过于理智和现实,作品里已经看不到初心,看到的多是戾气和铜臭味,把书画完全看作是获取个人名利的跳板,所以,当今很少出现让人心服口服的**和大家。
范曾先生以创作人物画闻名当代画坛,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当代非常有分量的画家,圈内圈外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整体水准完全能排进当代人物画画家的中前水平,尤其他的“线描”技术,在当代画坛名列前茅。
如果从纵向来比较,把范曾跟历史上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八大山人、徐渭、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来比较,他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人物画在造型手段上,通常以“线描”为主,也叫“十八描”,是根据古人的服饰特征和发型特征,而创作出来的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技法。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不同形制的衣服,由于这些衣服的材质和款式不同,穿在身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皱褶、纹理和形态,有的看起来宽袍大袖,飘逸灵动,如汉服,有的看起来挺拔优雅,如长袍,有的看起来干练利落,如武士装。
为了用绘画语言表现服装的美感,古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自然界里本身存在的线条特征,如车轧印,屋漏痕、折钗股等,发明出抑扬顿挫、虚中有实、刚柔并济的线条,帮助自己描绘出需要的艺术形象。
范曾在人物画创作中,对“十八描”里边的“枯柴描”和“蚯蚓描”情有独钟,所以,我们能看到,范曾画中的线条具有抑扬顿挫,粗细均匀,蜿蜒曲折的特点,能表现出突出的节奏感和质感,却给人缺乏骨力、华而不实的感觉。
范曾的“线描”技术之所以很高,这归功于他早年的工作经历的历练。
范曾是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早已是耄耋老人,他之所以能在绘画领域,乃至国学领域取得成就,离不开三位老师的栽培,分别是蒋兆和、沈从文、李可染。
早期,范曾曾在蒋兆和画室学习,这是他打下绘画童子功的关键。从20多岁开始,范曾就表现出比较出众的绘画才华,经过沈从文先生的举荐,他进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上班,给沈从文先生做助手,负责编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主要工作内容是创作书中的插图。
之后,范曾又得到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的指点,绘画水平突飞猛进。又加上他在工作之余,创作了一系列连环画,这对他“线描”技术的提升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再后来,范曾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讲学、办展、出书,名气越来越大,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40多岁的范曾已经成为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画家,并把这种影响力延续了近40年,一直红火到当代。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如今的范曾,虽然名气很大,但争议也很大。人们对他的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在绘画创作上,从范曾身上几乎看不到创新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对一种技法,一种题材和构图,不断进行自我重复和**。
熟悉范曾作品的观者,可以看到,范曾总是把《老子出关图》翻来覆去地画,老子骑着黄牛领着书童,悠然自得地行走在路上。
画中内容从构图、设色,甚至人物的表情、神态、装饰等,总是千篇一律,不知面对同一幅画,范曾会不会感到创作疲劳,观者产生审美疲劳是肯定的。
这说明了什么?足以说明范曾的文化修养不够,他想画出更多的古代人物,却由于知识面狭窄,不足以支撑和实现他的创作构想。实际上,范曾这方面的缺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但由于范曾骄傲自满,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次,范曾创作了一幅屈原像,沈从文看到后,就提醒范曾:楚国人穿的衣服可不是你画的那个样子呀,以后要多看书、多学习,了解清楚后再创作。
还有一次,范曾画了一幅商鞅拜见秦惠王的作品,给商鞅腰间画了一把佩刀。古代君臣相见,任何臣子都不能佩带兵刃,否则会涉嫌弑君之罪,是要斩首的。
这两次创作里,范曾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是他文化修养不够的表现。面对这两次错误,沈从文善意提醒,没想到引来范曾的冷风热潮,范曾说:你的那一套早过时了,收起你的那一套靠边站,上级批准我这么画!沈老听后,气得两眼通红。
第二、范曾被爆出用流水线作画,给艺术品市场上放行了数量庞大的商品画,让收藏者的财富大大缩水。
2009年,一位著名报社的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爆料范曾流水线作画。从图片可以看出,范曾先在墙上并排铺好10几张宣纸,然后像加工零件一样,依次在每张宣纸上作画,先统一画出人物的头,再画出面部和身子,再画出手脚和服饰,最后统一设色,画出简单的背景,每一幅画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人们收藏绘画作品,目的是为了保值升值,对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要求很高,它们是保障作品升值的必备条件。
范曾这种千篇一律的商品画跟“物以稀为贵”背道而驰,谁买谁将来会倒霉,想让升值保值只能是奢望,收藏者只能哑巴吃黄连,烂在手里。
第三、范曾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喜欢自吹自擂。
范曾说过的大话大多出自《范曾自述》一书,主要有:假给我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人。如果再给我20年,四库全书我可以读800卷,成为文史第一人。
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画有六品,一品是画家,二品是名家,三品是大家,四品是**,五品是巨匠,六品是魔鬼。范曾自评为坐四望五,在范曾眼里,他的水平位于**和巨匠之间。面对这样自负,这样自吹自擂的范曾,听者除过开怀一笑之外,恐怕没有人会在意他说话的真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