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的现状究竟如何?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么落魄吗
一群买不起房的人去关心在北京有好几个四合院的人,这是什么逻辑???窦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窘迫,他只不过是做回了普通人。
总是会拍到窦唯坐地铁、骑着小电驴带着窦靖童,穿的也邋里邋遢,一点都看不出当年少年风光无限的样子了。所以会有人怀疑窦唯是不是日子过得很不好?不是的!真不是这样的!窦唯和朋友在四合院里吃西瓜,悠闲着呢!
窦唯少年成名,而且起点和高度都很高,年轻时音乐做得好,专辑大卖,演唱会也开到了香港,粉丝歌迷一大批,要说起来上世纪90年代最火的摇滚明星,肯定是窦唯。
窦唯不仅有才华,长得也不错,所以王菲、高原这些高冷女神都纷纷走下神坛,不顾一切的追求窦唯。
窦唯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婚姻后,家庭生活也就那样了,没有办法细细打理,至于事业,那几年的确是,不怎么好,所以一下子似乎苍老了许多。
可是一蹶不振就不是窦唯了,经过了缓冲期的窦唯,又开始制作音乐,不仅自己发歌,也会给别人写歌、作曲,这样的钱来的就不少。
窦唯现在的音乐更趋向于艺术的领域,本来就很难找到共鸣的他,现在把音乐更是做到了自己认为的极致。他在音乐领域的奖项中,最佳歌手、乐器、专辑的奖都拿过,很了不起。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窦唯,只是回归平淡之后的窦唯。不像明星那样端着架子,反而就是用普通人的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不惨,他也只是个平凡人。
男神也有老的一天。窦唯也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很随性,对身材对颜值都不在意,所以被媒体拍到的照片显得落魄。其实不就是普通人模样吗?难不成所有的普通人都是落魄的。
只能说窦唯并不像当今娱乐圈大腕那样有钱,这让媒体对曾经叱咤歌坛的他,对才华横溢的他对比强烈。因为要知道,哪个人会和钱过不去,明明张嘴就能赚钱的他,却不开口了。他的前妻王菲那么有钱现在还时不时边走调边圈钱呢。而他即使不张嘴,靠着才华都可以赚翻天,偏偏沉寂着,这不科学。所以媒体就要去找茬,对于他们无法理解的事他们就要去研究。
窦唯说,清浊自甚,神灵明鉴。他确实是个太有个性的人,吃碗面,坐个地铁有什么不好?尽管帅气不在,仍然可以快乐的骑起小车。他根本就不屑于享受,自然可以一切随心。也许是看透了,也许是才尽了,总之现在的窦唯过的挺好。
虽然也觉得可惜,但还好,王菲做了个大好事,带来了窦靖童。当窦靖童在台上唱起歌,仿佛穿越到了那久远的1987年。(D)
我关注窦唯的音乐差不多十多年了。
读书的时候开始听摇滚乐,自然绕不开所谓的“烽火中国路”,从唐朝黑豹开始了解中国摇滚是一般人的途径,九十年代的摇滚乐大多数格局都很大,部分自觉或不自觉成为文化标签。
窦唯则一直很自我,这一点从黑豹的专辑词作就能隐然看出,不同于唐朝的文化符号或者崔健的深刻,窦唯习惯审视自己,《无地自容》和《别来纠缠我》可以看做某一部分宣言。黑豹是一个团体,并非窦唯的黑豹,但是窦唯借助黑豹完成了自己对人声的诉求和部分创作的宣泄。
很多人对窦唯的离开耿耿于怀,但黑豹这种POP-ROCK不能承载太多自我审视,窦唯会离开也是必然的,那时候他迷恋Bark Psychosis,一度成为一个潜在的后摇乐手,所以《山河水》《艳阳天》到《幻听》的作品,既有模仿的痕迹,又有自我的探索,这种模仿不是编曲之类的技术模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方向的模仿。
很多人觉得听不懂窦唯,于是给他贴各种成仙的标签,仿佛他一直做得音乐都是完全脱离现实的自我娱乐,但其实窦唯从来都是密切关注外部世界的人,不同的是他不会立刻反馈出什么,而是通过某些隐喻般的方式表达自己,《三国四记》《五鹊六燕》《期过圣诞》《八和九生》这些看似刻意安排的数字系列,既有对声音和乐器的探索,更有对文字的不信任感,文字容易被误解,但是音符不会。刻意安排会被解读,但即兴融合不会,窦唯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的深刻来探索,当然在大众的感受里,没有具体指向的东西都是玄学,所以所谓的“听不懂”,基本上都是一种毫无耐心的抗拒,杨德昌在《麻将》里曾经对大众的生活做过嘲讽: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都等着别人告诉自己怎么样过自己的生活。
其实流行音乐也好,摇滚音乐也好,受众最喜欢的都是完形填空式的理解,而不是空白一片的解答题。
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窦唯,在经历了无序的即兴探索后,他仿佛找到了某种合适的方式来展现自我和外部的联结,比如说《引音隐印》,开篇近乎荒诞地一个传销式的演讲声,会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现代精神病症,但是他不说,这只是印证,当你企图想找到他自己提供的佐证时,他会迅速放弃引导,把词语抹掉。
许多人甚至觉得窦唯近年来的高产是一种泛滥,我倒觉得这是他真正自信和成熟的表现。我们如今听许多年以前他的作品,依然惊叹他对音乐高超的技术理解,在《黑梦》时期他的编曲就已经随心所欲融合了迷幻摇滚和各种器乐编配的可能,但他认为依然是一种束缚,所以又抛弃掉这种框架痕迹明显的方式,走向古琴和打击乐融合的可能,在《后观音》里他开启了和不同类型的乐队合作的可能,包括电音和程序制作等一系列前卫的方式。而在《不一定》和《不一样》系列里面,他开始审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联,比如《四季》系列(《早春的雨伞》《笛音夏扇》《入秋》《箫乐冬炉》),我个人最喜欢《入秋》的吉他和《箫乐冬炉》的钢琴,一个清爽一个温暖。这种直接的意境引导曾经被他放弃,然后又找回来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音乐是模糊而神秘的,因为受制于文字的引导,我们总想用具体的形容词描述,但对音乐制作者来说,读乐谱和读文字是类似的,张亚东曾经说过:音乐其实很具体,音符就在那里,一个个确定位置的排列起来。反而文字是一种障碍,所以当我们谈论窦唯的音乐的时候,往往仅仅只是在谈论窦唯这个标签,至于他的音乐,其实不需要谈论,只要聆听,自然有很多深刻的感受。
窦唯落魄?所以大家的标准都是以衣着打扮、物质财富来衡量的吗?如果这样说,以世俗的阳光来说,窦唯已成为了一个踩着拖鞋出街、秃头掉发、在小面馆里吃面条的穷人。是不是觉得很寒酸?曾经的一代才子,落魄成了这个样子?但是窦唯的标准你们知道吗?窦唯的内心你们知道吗?
在《奇葩说》里,有个摇滚老炮叫“飞飞是大王”,他是混迹摇滚圈很多年的人了,还跟谭维维一起合作了华阴老腔,一起上春晚的那个飞飞。他有一期说了窦唯,他说这些年有很多人想通过他来找窦唯复出商演,开出的条件是没有条件,只要窦唯愿意,随便他开口要多少钱,不设上限。但是窦唯根本不屑一顾,照样住几平米的小屋,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他愿意这样活着。
窦唯就是这样一个较真的人,跟自己较真,跟世界较真,回避这个世界,也回避自己,沉浸在了一个完全想忘记存在的虚幻里,做那些根本没人听得懂的音乐,但是他活得平静!对,感觉这些年他跟自己和解了,找到了自己的平静。
94年红磡演唱会上,张楚、何勇、窦唯,魔岩三杰让整个香港为止震动,那场演唱会在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可是现在,按照那句话来说“何勇疯了、张楚死了、窦唯成仙了”。是的,何勇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些年渐渐好了,也想过复出,可是时代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他在三里屯被目击过与人冲突,因为被人骗了。张楚死了,当年那个叛逆倔强唱“姐姐”的少年不见了,他出现在了各种选秀节目里,给别人帮唱,因为要生活。
而窦唯依然还是窦唯,这么多年还是不变,你可以说他穷、说他落魄,但不可以说他没有灵魂。
他本可以过的更好,本可以被人当做教父一样膜拜,本可以靠着各种商演赚得盆满钵,本可以打下歌坛半壁江山,可是他统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平凡的过一生,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抵抗住各种诱惑、各种寂寞,不去做一个虚伪的人,不违背自己的意志,永不向生活妥协,这才是窦唯。窦唯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可是太多人偏偏用物质衡量。
就像当年他的歌词所唱,贪婪虚伪什么都有了,但是幸福在哪里。他要的是他自己才懂的幸福。就像他在音乐节上,一个字都不说,一个歌词都没有,完全做他自己的纯音乐,他乐意,他喜欢。这就是窦唯。你说他落魄也好,他根本不在乎。
*****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薛菇凉”,有各种娱乐推送、影评、小说连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