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嘌呤在小麦上什么时候用最好
氨基嘌呤在小麦生长的早期使用最佳。
小麦生长的早期是氨基嘌呤合成的关键时期,使用氨基嘌呤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粮食产量。
而如果在小麦生长的晚期使用氨基嘌呤,则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口感,逆反效果。
除了在小麦生长早期使用氨基嘌呤外,也可以在早期病虫害发生之前使用氨基嘌呤,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
同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氨基嘌呤在小麦上用最好的时间是生长初期。
用20~30 mg氨基嘌呤浸种24 h,能达到提高发芽率、快速出苗的效果。如贮藏期超过4年以上,种子失去萌发 能力,经过6-氨基嘌呤溶液浸种处理,可促进萌发。促进作物生长。小麦开花期或孕穗期用10~20毫克/千克6-苄 氨基嘌呤溶液整株喷洒,可以促进灌浆,使籽粒饱满,增加 产量。
苄氨基嘌呤在小麦上的应用
苄氨·烷醇是由苄氨基嘌呤和三十烷醇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而成的。配方中的苄氨基嘌呤,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喷施后不仅能促进细胞分裂,抑制叶片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延缓叶片衰老,还能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穗部调运等多种效能;配方中的三十烷醇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小麦的茎叶吸收后,能促进小麦茎叶的生长,改善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淀粉酶、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叶片内干物质的积累,还能提高小麦结实率,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箱:i77i88@88.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