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天瀑形成原因

知酒号

云台天瀑形成原因

云台天瀑的形成与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形成的裂点有关。

本区仅在新近纪(N)以来就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间歇性抬升运动, 分别以太行期和唐县期的夷平面解体为标志。

第四纪以来, 唐县期夷平面解体之后, 云台山地区又共发生了六次抬升运动(马寅生等, 2007; 张绪教等, 2011)。

云台天瀑形成原因

  早期大幅度的构造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蚀, 当下切到抗侵蚀能力较弱的寒武纪下部地层时, 下部基岩的侵蚀速率要大大高于中上部基岩, 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 致使上部厚层灰岩或白云岩失去支撑, 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 使瀑布陡坎进一步加大; 多次构造抬升, 逐渐形成每一级裂点,是云台天瀑形成的初期阶段。

第四纪构造抬升运动使河流继续下切, 不断形成新的裂点然后发生崩塌, 直至形成现在雄伟壮观、高差达314 m 的云台天瀑 。

内力作用: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处,地质构造断裂抬升形成陡崖;外力作用:形成瀑布需要流水侵蚀作用;岩性: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灰岩较坚硬,泥质灰岩较疏松,泥质灰岩容易被冲刷侵蚀,灰岩抗侵蚀程度较高,由此形成地表起伏,形成了“云台天瀑”。

(2)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山地;河流流经落差大,长期以下切侵蚀为主;较软的泥质灰岩被侵蚀的较快,灰岩被侵蚀较慢;由此形成了陡崖,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便形成了“云台天瀑”。

(3)该地的灰岩和泥质灰岩长时间受到流水侵蚀,瀑布处的岩石会趋于平缓,随着时间推移,“云台天瀑”最终也会消失。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箱:i77i88@88.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