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质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茅台酒所用的基酒和调味酒的年份和等级,茅台酒酒质从低到高大概分为下面7种:
①普茅酒质、
②微调酒质、
③小批量勾兑酒质、
④珍品酒质、
⑤陈酿(国宴)酒质、
⑥特制陈酿酒质、
⑦年份酒酒质。
附:影响酒质高低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基酒的酒龄和级别
茅台的基酒是指糯高粱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后当年入库的未经并坛未经勾兑的新取出的原酒。
为什么要多次取酒呢?茅台基酒酿造选用当地糯高粱,历经七次取酒,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而且每一次取酒取出来的基酒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七个轮次的酒产生三个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基酒年份越久,对应的成品酒酒质越高。
另外,不同年份或不同轮次的基酒,等级也会有差别,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酒的酒质。
二、调味酒的酒龄和级别
调味酒又称精华酒,味道特殊,用来弥补基础酒的不足,加强基础酒的风味。调味酒的年份越久,对应的成品酒酒质越高;调味酒的等级高低影响成品酒的酒质。
什么是茅台基酒?
基酒就是基础酒,所谓茅台基酒,就是茅台在灌装前,以此为基础,采用一定手段加入调味酒进行勾兑,使得产品的酒质均衡,风味一致。其实任何中国白酒出厂前都用基酒进行勾兑,然后才灌装;现在的年份酒就是用达到某个年份的基酒按一定比较进行勾兑。中国白酒的年份酒和葡萄酒的年份酒简直有本质区别。正品葡萄酒是不勾兑的.
酿造酱香型白酒出酒时怎么选择酒精度?
作为酱香型代表——茅台,在大曲生产工艺上要比其他香型白酒时间长、做工复杂。
第一,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独特的“酱香”决定了酱香型白酒必须以纯粮为原料,只能采取传统工艺酿造,在至少五年的漫长过程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七次取酒,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高出其它酒一倍,用曲量是其它香型白酒的四倍,再加以高温堆积、入池天然发酵。这种酿造工艺在国内外蒸馏酒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酱香型白酒的勾兑必须是以原浆勾兑原浆。成品酒最后确立的酒精度是用不同酒精度的原浆调和而成的,绝不用水降度,也不使用任何添加剂调色调味,可谓货真价实的原汁原味。
第三,酱香型白酒的贮存期长,所特别具有的“酱”(酱而焦,酱而不艳)、琼(酒体琼柔)、厚(酒体醇厚,厚而不腻,厚而悠长)的香味特色,覆盖躁杂,后味圆润绵长。即使从未饮用过酱香白酒的外行人也能从闻香、观赏中感受到酒液的浓郁度。
其蒸馏得到原浆(原酒)也要比其他香型白酒原浆度数低。酱香型白酒原浆度数在56度~60度之间,而其他香型的原浆酒要在60度~70度之间。酱香型白酒得到原浆后不能直接饮用,还需进行长时间的陈放。在陈放过程中,原浆酒发生水解和挥发的现象,使其酒精度数降低在52度、53度,再经稍微处理开始出售。
茅台酒有“浓香型”吗?
茅台酒就是酱香型,或称茅型。但是构成茅台酒香型的则为三种典型体,及酱香、醇甜和窖底香三种,每一瓶茅台酒则由三种典型体的基酒混合勾兑而成。
在1965年之前的茅台酒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同批次的茅台酒口感和风味不尽相同,或者说有时好有时坏。但是茅台酒出厂的口感必须稳定和统一,必须要有个标准。
上图为 李兴发**
酱香
酱香味好,口感优雅细腻的为“酱香”;是三种典型体里面最突出的一种典型体,一口酒下肚,还会有余香留在唇齿间,含有很多的羰基化合物。大多数人都喜欢这种典型体的茅台酒。
醇甜
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这种酒体的香味不如酱香型,但是味道比较醇甜,类似清香型的白酒,里面含有多元醇(甜性物质)的成分比较多。
窖底
用窖底酒醅酿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在酿制的时候是用窖底的酒醅酿烤的,所以喝着会有种窑泥的味道。
茅台酒生产经过7轮次取酒以后,需要将每一轮次原酒按三种典型体分别归类,每一轮次、每一类则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样可划分为一百多种原酒)。然后分型装坛储存三年,三年之后取这一百多种原酒进行勾兑。
喝了这么年的茅台,原来其酱香是由三种香型典型体构成的!
茅台酒收藏、投资、鉴定及交易专业交流平台,别忘了关注 超级酒号 头条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