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下滑速度这么快,还适合收藏吗?现在下跌,是否到底了?
我觉得茅台酒不适合收藏,尽管现在开始下跌,但是什么时候到底还是个未知数。
一件物品是否值得收藏,主要是看以后能否升值?古今中外,能称得上收藏品的,唯有黄金、字画、陶瓷等稀缺物件,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尽管茅台酒每瓶高达两三千元,但每年几百吨的产量,只要愿意出钱,还是能买到的。虽然茅台酒普通人消费不起,但是并非在市场上买不到。既然花钱就能买到,就不能称之为稀缺品,不是稀缺品,自然就没有收藏价值了。
茅台酒价格下滑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一款高粱酒,再怎么珍贵,也不外乎是有钱人的饮品而已。就其本身的价值而言,又能贵到哪里去?至于为什么能从几十元一瓶炒到几千元呢?这其中不乏资本的身影,只要资本一旦撤离,也就不能再继续维持高价了。
一款普通民众消费不起的白酒,到底是谁在炒作和消费呢?我想已经不用明说了吧,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喝茅台的人自己从来不买,买茅台的人自己一直不喝”。从这句话里就能看出,但凡被资本炒作起来的物品,只是资本手中的工具,根本就没有收藏价值。至于何时到底?就要看消费者的理性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朋友,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朋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敬请关注@行走天涯解读人生
一瓶500毫升的白酒卖到2850元,一箱6瓶每瓶高达3300元,零卖与整售的价格差距如此诡异,再怎么说也没天理,人为炒作因素痕迹太明显了吧?更何况所谓的生肖年份酒动辄过万、十几万!
收藏白酒得有前置条件。据业内人士说,清香、浓香型酒精醇度45以下的白酒不适宜收藏,酱酒时间有愈久愈好之说。高价白酒屯积收藏,首先要有闲钱,其次得拥有地下室且必备恒温恒湿空气调节设置。否则再密封的酒,随着时间推移,蒸发成空空如也的瓶子一文不值…
至于现在下跌的茅台酒价位是否探底?这得看人们的经济预期,大环境决定了所有商品价格波动走向,大家心知肚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造成资源紧缺,全世界恶性通货膨胀,欧洲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英意政局不稳,城头变幻大王旗,德法民众街道**,地球村谁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何况外国人基本不嗜白酒,只能内循环自斟自乐,还想再攀高价,一个字:难!
看看集邮的现状,就能想到这种收藏的未来。
二十年后的人可能不太喜欢喝这种辣人的液体了。何况乙醇是一级致癌物质。
一个商品被神话和没落都是毫无征兆的,有过辉煌,免不了没落。
曾经的兰花、臧獒、鳖精、脑黄金、鸿茅药酒、天珠等等。
肯定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网络上有很多人给大家计算成本,然后再用成本推导价格,这就是认为一个东西的价格是由它的实际成本所决定。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商品的价格与各方面因素有关,成本是一方面,其实最关键的一个还是供需关系。就像房子一样,很多年前就有许多所谓专家在网上不断地喊,房子会降价,砖头和水泥加起来不值这个价格,但是房价一直一路绝尘的攀登到现在。那么具体到茅台有没有收藏价值,我们也同样的以成本和供需来讨论一下:
成本因素
成本来说,一瓶酒肯定是不值现在这个价格的,一瓶500ml的酒,无非就是几斤粮食和各种生产过程的人工设备成本。有人大致估算过一瓶飞天茅台的价格组成:3.2%,生产成本含原材料,约40元;5.2%,管理费用,约63元;3.1%,销售与市场费用,约38元;33%,经销商利润,约402元;6.4%,交税,约78元;49.1%,利润,约598元。其实茅台作为上市公司,每年都会公布年报,成本和利润都是很清晰的,他的利润也差不多是这么高,从成本方面来看它是具有降价空间的。
供需关系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202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5.02万吨,较2019年4.99万吨,增长了0.6%,2021年茅台酒基酒产量更是增长到了5.53万吨,也就是说他的供给是越来越大的。那么需求有没有增大呢?茅台最大的消耗是在酒桌上,对普通民众来说没有几家会自己没事喝个茅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手里是越来越有钱了,而恰恰中国人最喜欢办酒席,各种升学宴、生日宴、升职宴都有。在小一点的酒宴上,为了图个乐子,或者为了图个面子,怎么也要上点高端的酒,茅台作为“国酒”已经深入百姓心中,因此茅台也就成了首选,所以来说茅台的需求也是增长的!
总结
一升一降,整体来说对酒价保持着平衡,因此现在的市场价格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不会再有较大的下探空间了。至于收藏价值,那就另外一说了。收藏第一是要把酒质保证好,第二是要把品相保持好,其次就是要选好品种。像前几个生肖酒刚出来时无人问津,到了现在你是一瓶难求。总体的原则是茅台不带“贵州茅台酒”的一律不要藏,那些虽然是茅台厂生产的,但是品质没有可比性。比如今年“i茅台”推出的1935跌得不成样子,牛年茅台现价还是很坚挺的,只要申购到了就是赚!
【我是惦之,原创不易,请多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