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有直销业务吗?
茅台有自营店,没有直销业务,即自己开店卖自己生产的酒,但它的经营模式和直销不一样。直销的人员结构成金字塔模型,每个直销人员除了卖产品还须努力发展下线成员,下线成员业绩越大,自己的提成也就越多。而茅台的自营店是店开起后在公司派遣人员去定价销售自己的酒,无需发展下线!
为什么茅台直销收入下滑。你认为这与清理经销商有关系吗?
茅台的业绩和股票市值做的是不错,但我觉得这样的营销手段使得茅台酒的属性从饮用变成囤积居奇,太不正常,现在普通人根本在市场买不到普通53度茅台,一年生产3万多吨,老百姓的感受是根本买不到,更别说喝了。茅台也是国企,国家也是大力扶植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企业,茅台也以高额税收回报国家,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好像他们忘了,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改变了商品的根本属性,变得高高在上,并且还在用这样的方式引领白酒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尽管现在白酒行业都想以茅台价格为标杆,都在向茅台看齐,其结果就是许多酒厂每年都提价。我认为白酒行业应该居安思危,国家监管部门要发挥好监管作用,让茅台酒回归它的真正属性。
茅台直销收入下滑,和清理经销商没有任何关系。茅台酒做为一款“奇葩”的稀缺白酒,是否提高直销收入,完全取决于贵州茅台的意愿。
2019年7月18日,贵州茅台发布2019年半年财报,茅台营收394亿,净利润199亿,无疑又是一个耀眼的数字。
无论是股民还是酒民,都知道,多年来茅台酒在市场上都是一瓶难求,要想以官方零售价1499元买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读者不妨可以随机到附近的烟酒商店或者超市甚至茅台专卖店亲自感受下。一种消费类的商品如此稀缺,不要说在中国,恐怕找遍全世界也绝无仅有。
如此稀缺的商品,厂家只需要躺着数钱。确实如此,茅台厂就是先收钱再发货,3000多家上市企业唯一几乎没有应收款的公司,成为股市一大奇观。
我们在半年财报中看到,394亿营收中,有378亿是通过经销商而来,直销只有可怜的16亿元,所谓的直销渠道,估计主要是通过茅台的官方商城网站和茅台厂自己的少的可怜的店;而占营收96%的378亿的收入,则是通过批发给经销商渠道而来。根据贵州茅台***息,最紧俏最主要的53度飞天茅台酒,出厂价899元与官方零售价1499元,经销商有600元的利润(因市场上飞天茅台都在2000多元以上,经销商或相关机构的利润可能超过茅台酒厂本身)。既然如此稀缺,完全可以将所有茅台酒通过官方网站的渠道直销,甚至连物流快递费都可以让消费者自掏腰包。贵州茅台为什么要把每瓶600元的差额利润让给2415家国内经销商?
贵州茅台因通过以低价批发给经销商,而使公司损失超过200亿的利润,换句话说,如果贵州茅台将茅台酒全部直销的话(根据茅台的极度市场稀缺性,100%直销完全可以轻松做到),贵州茅台上半年的净利润大概率超过400亿元。
贵州茅台直销收入“奇怪”地减少,甚至只占4%,可能有人想说明,“因为茅台酒96%收入来自经销商,所以茅台酒今后还是需要通过批发给经销商”。
当茅台酒还是普通商品的时候,公司确实需要在全国各地拥有大小数量不一的经销商,帮助公司销售产品。当茅台酒被奇葩地赋予了奢侈品和“软黄金硬通货”的属性后,成为“全球绝无”的消费品,在如今电商直销如此完善的时代,公司居然还要在全国设立2415家经销商,还要让出半年不低于200亿的利润给经销商,这不得不让人对茅台如此的行为产生疑惑。
只有当茅台的直销收入占营收的绝大多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茅台,才是坦坦荡荡的茅台。
茅台换帅,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波一波的改革,伴随着就是内部组织结构调整,接着就是市场经营策略调整(经销商调整),汰换经销商500家,减少市场出货配额6000吨,内部的调整,导致业绩短期波动是合理的更何况是主动调整。
茅台哪怕不能用国酒茅台,他依然还是国酒茅台,短期时间他的品牌,市场地位不会被改变,在整个市场对高端酒需求不断上涨的时候,茅台酒就是流通货,虽然称不上古代的官员,但至少是硬通货,这种情况下公司稳健经营,不出现特别大的战略性失误或者重大伤害品牌性事件,他的营收及利润都是可控的,都是计划内的。
下半年开始400吨茅台试水招三家电商,渠道开始从原来的纯线下走上线上,虽然占比4万吨销量,占比1%但是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转变。
综上,茅台,国酒,营收,利润,税收都是可控的,不存在市场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