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超市为什么这么火?
当大家都以为只是小百姓来捡便宜的?
这些很多出动的可是职业买手!职业买手们更杀红了眼,一个爱马仕的铂金包,在爱马仕实体店先消费10万,才能买得到,在这儿居然可以直接抢到!茅台酒出门就可以加价被黄牛收走
这哪里是占便宜,这简直在是生意啊
是真便宜,毛利率不允许超过14%
Costco背后的商业模式是一家会员制的零售店,核心的盈利模式,不是赚商品差价,而是赚会员费。
这家公司奇葩到什么程度?公司毛利率一旦超过14%,要和CEO汇报,还要经过董事会批准。据说,Costco的平均的毛利率只有7%,而一般超市的毛利率会在15%-25%。
这样的商业逻辑决定了,Costco的立场是和会员站在一起的。
所以,它在品牌的选择上,会尽量选择会员喜欢的、性价比高的、优质的商品,而不是利润空间大的商品。这是Costco可以吸引这么多人的核心原因。
产品线上,Costco也长期保持和一些中高端的品牌合作,也发展自营品牌。
会员制+丰富的产品线,成了Costco对各阶层、各年龄的致命吸引力。
中国未来的零售界会产生这种商业模式吗?
有点悬,不是崇洋**,只是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要真正落地,取决于对商业成本、产品质量绝对严格的把控,只有真正做出口碑,才会吸纳到忠诚的用户追随,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摸清用户的真正喜好,这样长线的、满耕细作的运营,是对运营者耐心、能力极大的挑战,远不如传统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和省心。
有耐心且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的人,可能真的不太多。
因为里面的东西比外面便宜很多。比如北极狐的包,淘宝上700多,这里400多,一套热狗饮料套餐大概10多块钱,海鲜披萨65块钱等等。于是,中国人民就蜂拥而上,他们的购物车里就装满了五花八门的商品。
只要发现比外面便宜的东西,就只管装吧。最后,恨不得把店里所有东西都买了,因为只要在那里买了东西,就好比是在路上拣钱,有谁不愿意?
在电商的冲击和经济大环境下,从双十一等购物节的表现来看中国大陆消费者更容易被折扣打动,对于促销消息也极为灵敏,同时对消费场景的要求也在提高。
“进了店闭着眼睛买”,低价成为Costco的重要竞争优势,通过严选+会员费+低毛利,Costco获得了大量忠实的用户。有了一批“现金牛”之后,商业模式成为其制胜的王牌。
一家美国的超市才开业半天,就因为抢购的人太多而被迫停业,会让人们联想到过去的饥荒年代。当救济粮发放给群众时,挨饿群众争先恐后的那个样子,根本就顾不上什么阶级友情。那个时候,自私自利才是社会最为推崇的风气,大家一拥而上,勇者当先,老弱病残就只有靠边站了。
但令人可悲的是,我们都改开四十年,早就不是过去的饥荒年代和食品、商品按人口定量分配了。我们已经号称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也就是第二大经济强国了。
在物质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真是丢死人了啊!这让我们的死对头美国人该怎么笑话我们啊?是令人可叹,还是可悲?
我想,Costco里的购物者疯抢商品,只是当代中国人经济条件的一个缩影。
打开拼多多网上购物商城,仿佛来到了一个布满乡土气息的农村集市,九块九包邮的裤子可以让你怦然心动,康帅傅、王老古、七匹狠、雷碧、大白免的便宜价格会让你第一时间以为天上掉下了大馅饼。
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廉价与怪异,低劣与俗气的商城,居然有着三亿中国用户。这样看来,Costco被迫关门也不足为奇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