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毕节一路能怎么玩
成都到毕节之间有一段较长的路程,您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玩转这条线路。下面是几个建议:
1. 自驾游:如果您有驾照并且喜欢自驾,可以选择自驾前往毕节。沿途您可以欣赏到大自然风光和不同地域的景观变化。可以在途中途径贵阳、遵义等城市,也可以参观途中的一些著名景点,比如乌江大桥、赤水丹霞等。
2. 公共交通:如果您不打算自驾,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或长途客车前往毕节。首先从成都乘坐火车或高铁到贵阳,然后再从贵阳乘坐火车或长途客车到达毕节。在贵阳还可以途经遵义,可以考虑在遵义停留一段时间,参观茅台镇、红军长征纪念馆等著名景点。
3. 欣赏自然景观:毕节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您可以在路上找到一些著名景点进行参观。比如,在贵州境内的赤水丹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您可以欣赏到红色丹霞地貌;在毕节市境内的黄果树瀑布,可以欣赏到壮丽的瀑布景观。
4. 体验文化和历史:在途径的城市中,您还可以参观一些著名的文化和历史景点。比如,在贵阳可以参观贵州省博物馆、草海等;在遵义可以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了解路线和交通情况,确保旅途安全和顺利。同时在出行前记得查看最新的旅行指南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享受旅程。
因不知你是开车自驾还是乘公共交通,又不知安排几日,只好将路线及景点标出,供你挑选。 走资阳、内江到自贡。自贡景点多,可游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馆之一)、西秦会馆(现是盐业博物馆)、燊海井等。然后游宜宾。接着到长宁游蜀南竹海,兴文游石海洞乡,到达毕节。
PS:我决定好了出行地,再用马蜂窝来搞定剩下的机票、酒店、行程和旅游攻略。里边还有很多达人游记和特色推荐,我的朋友都在用,你也可以去试试!
你喝的最多的是什么品牌的白酒
小橘子一个茅台出生长大的女孩子,喝得最多的除了自己家的酒,不用说就是茅台酒了。
虽然偶尔也会喝喝其他地方的白酒,但是呢还是茅台的酒最得我心意吧!其实在这里长大,对茅台已经是一种执念,对这里的酒更是,酱香型白酒重要产区,茅台当之无愧了吧!
我是小橘子,一个爱酒好酒的茅酒大仙,如果各位酒友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别忘了挥一挥手指,点击关注呦,同小橘子一起把酒言欢。
年轻时候是浓香酒,都是家乡酒,古贝春居多,纯粮酒好喝不上头,还有泸州老窖头曲,比较良心厂子,20年前30.40块钱,现在也是卖50.60块钱,基本没涨钱,这样良心厂很少了。
现在喝的是酱香酒,矛系居多,以珍王子为口粮。少喝酒,喝好酒。
我是酿酒世家传承人,自1996年职业酿酒至今已24年。
从小长大至今,只喝自家品牌酒“呼儿换”。
“呼儿换”是丽江20多年来首屈一指的白酒品牌,连续16年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被称为丽江“小茅台”,是国内唯一的“低温发酵”工艺酿造的纯青稞酒。
“低温发酵工艺”早在2017年就获得“丽江科技进步一等奖”。
“呼儿换”酒全部实行酿造后洞藏,入门级也须窖藏八年才出厂,最高年限的目前有24年洞藏陈酿。
由于建厂在三江并流腹地水源地段,受环保处理能力及洞藏的限制,“呼儿换”酒产量很小,每年约10-20吨成品,所以销售地域非常小,外地消费者知之甚少。
四川省的四川又从何而来?四川现在只有三川,为何还叫四川省
不知你所说的三川是哪三样东西。
而且,四川省称呼的来源,是北宋初期四个 行政监察区“路”的合称,与什么三川扯不上。
我们来看看“四川”这个地名称呼的由来和演化过程。
四川之地,起初称为蜀地。
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沿岷江而下,迁徙至成都平原,到商周时期建立了蜀国。从而有了古称“蜀”。
后来,在今四川之地有蜀国、巴国等小国家。
战国时期,秦国兼并蜀国、巴国,推行郡县制,在今川西设立蜀郡(治所在成都)、川东设立巴郡(治所在江州,即今重庆)。
西汉时,在今四川之地增设了广汉郡。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立了13个刺史部,今四川地区属于益州刺史部。
三国时期,刘备建国“汉”,史称蜀汉。
三国末年,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增设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就一直沿用梁州、益州的建制。
在这期间,今四川之地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是“蜀”或“巴蜀”的称呼一直存在。
唐朝建立后,废除州、郡制,将全国分为十道,每道各辖若干州。
在隋唐时期,“道”属于监察区名称,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在此期间,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因为此地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剑南道。
而且,今四川之地的一部分例如剑阁以东地区,属于山南东道、山南西道管辖。
宋朝建立后,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的二级制。同时,设置直辖于中央的监察区“路”,地位高于州(府/军/监)。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将天下分为15 “路”。后来增加到18路、23路。
起初,今四川之地主要分属西川路和峡西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把西川路拆分为益州路、梓州路,把峡西路拆分为利州路、夔州路。
于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这四个 “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在此期间,这里还设置了四川制置使的机构官职。
因而,就有了简称“四川”之说。
例如南宋邓深《柔远楼》诗中有:“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送丘宗卿帅蜀三首其一》诗中有:“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元朝建立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并了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当时“四川行省”的衙门驻成都路,辖境包括今四川中东部、重庆大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
这是“四川”建省的开端。
清朝建立后,在天下设置18个行省,其中就包括四川省。
新中国初期的1950年1月,撤销四川省,划分为川西行署区、川东行署区、川北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和西康省。
1952年9月,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97年,原四川省的重庆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组建重庆直辖市。
至此,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
有一说,“四川”之名来自当地的四条河流。
例如晚清民国时期的通识课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对四川的解释就采用了这个说法:
“称四川省者,以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川,因以为名也。”
这一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正统说法。
“川”本义是河流、水道,这倒没错。
例如甲骨文中,“川”的字形像两岸之间有水流过。字中两边的两条曲线,像河流的两岸;河中的几个小点,指奔流的河水。
但是,四川省内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并不仅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河流。
还有黄河、金沙江、雅砻江、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等。
而且,四川籍的诗人、学者流沙河先生,曾经专门否定了四川得名于四条河流的说法:
“省名四川,非谓此省有四条川。长江三峡,古称川峡。元代分为川峡东路、川峡西路、川峡南路、川峡北路,共四个行政区,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而建行省。”
所以,综上所述,正统的说法应该是:北宋咸平四年合称的“川峡四路”或“四川路”,是“四川”之名的来源。
元朝设立“四川行省”,成为“四川”建省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立了四川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