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茅台酒发红
白酒自己变黄、变红多数是铁离子的原因。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接触铁器,铁离子进入白酒中,白酒是微酸性的,氧化速度快,很快白酒变色就是这样的。白酒企业多用耐腐蚀的食品级白钢、木酒海、铝制品做设备。
白酒变黄有很多因素,有可能是原料、酿造工艺、储存环境及储存时间、及酒的香型有关系,当然最密不可分的还是在时间的流逝下,酒内的部分成分在胺类、醛类以及微生物等作用下进行酵解和酯化反应。所以白酒贮存的时间越长,这种呈现反应也会越明显,但这种黄色不是无休无止加深的,随储存时间的推移,此变化到一定的酒精度数后会逐步缓慢下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茅台酒为什么叫茅风味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主,所以叫茅香味酒。(就是茅台风味的酒),那么茅味酱酒有哪些特点嘞?
第一,口感是非常厚重,酱香味很浓郁。经常喝飞天的朋友可能知道,在喝了一小口后,嘴里酱味的酱味非常厚重,而且很持久。特别是存放几年后,口感会更加绵长醇厚。这就是很多人喜欢收藏好的酱酒的原因。
第二,酒多伤身,没有喝不醉的人,也没有让人喝不醉的酒,但是茅台喝醉后一般不会出现上头的现象。第二天起来基本感觉不到口干,头重脚轻等。
第三,那就是茅台的独特之处(原料,气候,地理优势,以及传统古法酿造工艺(12987工艺)。
茅台酒这么受人追捧,究竟是什么原因
茅台酒受人追捧,其主要原因有两点,第1点是具有金融属性,第2点就是物以稀为贵。李成儒在所饰演的电影当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叫:这些有钱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茅台一共火了多久?其实没几年,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开始茅台虽然也贵,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一瓶几百元上千元那就是贵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而现在反观茅台,只要你能够在2000元钱左右入手,就能够挣几百块钱,他不仅是一款饮品,而是一种理财工具了,所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他有这个机会,他就去疯抢茅台,所以造成茅台火热并且断供的现象。
由此而来茅台就变成了稀缺货,人们对这种稀缺的东西就会更加疯狂的追求,所以茅台又贵货又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从口感的角度出发,茅台一定是最好的吗?不一定,因为每个人的口感是不一样的,我本人是做纯粮小烧的接触的喝酒人数以万计。
有人喜欢喝酱香型,酱香型也有很多选择!而有的人喜欢喝浓香型和清香型,所以对于口感而言只有最适合没有最好的。
我家里做了20多年的纯粮小烧,我从来不敢想象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一斤酒能够卖到3000元钱,说得再难听5斤高粱加上五斤大曲,因为他是12987工艺?还是因为它能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我不是说茅台酒不好,从口感而言,茅台酒的确是酒质非常上乘的,但是并不足以支撑他售价3000元钱,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它的金融属性,它是硬通货,不管是送礼应酬,他都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和利,世间之人有几人能看得开、放得下?
买茅台酒之人多是冲着名而去,卖茅台酒之人多是冲着利而去!
名,在不少人心中是“国酒茅台”,高端白酒市场份额老大,消费群体非富即贵;利,出厂价969元,生产成本大概是零头,厂家是九成以上高毛利,渠道3000元左右零售价,中间可供分割利润丰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直接赚高利,或薅羊毛等等,各方人员粉墨登场,趋之若鹜!
茅台股份出品的飞天、生肖以及年份老酒,在近几年价格攀升的离谱,有点硬通货的意思了。这几款酒受追捧以飞天更甚,我个人觉得是有几方面的因素。
1、历史因素。我国白酒评比大会举办了5次,不管是“四大名酒”还是“八大名酒”,茅台皆榜上有名。还有就是我军“四渡赤水”的时候我军将士都爱喝茅台,且茅台酒还用来消毒等作用。周总理也爱茅台,不论自饮还是馈赠贵宾皆用茅台。对日后茅台的地位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2、政z因素吧。虽然说不准确,但是目前看市面喝酒的朋友闲聊天(以讹传讹也罢,无风不起浪)说,茅台都是谁谁谁喝的,都是政商界的高级人员才喝这个酒,要么就是部d领导喝。喝的不买,买的不喝,都是送礼办事用的。可见这个茅台酒有这个背景,定位高端、奢侈品。你想啊,两个菜+一瓶酒,小酌几杯3000块没了……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的起的。本身定位就是高端,加上这个流言的传播,这个酒必然被普通人视为“珍品”。
3、茅台酒工艺。茅台严格执行12987的传统坤沙酿造工艺,挑选最优的轮次基酒进行5年以上的窖藏,调酒师高超的盘勾技法,将100+种的基酒勾调,方可出厂。酒质绝对是酱酒的标杆。这么复杂的工艺,如此长时间的窖藏,导致了茅台的出酒率低,出厂时间长,单位内成本增加很多,加上年产量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好多人都想消费消费,哪怕是尝尝呢。
综上所述,物以稀为贵,资源相对不足,定位高端,所以茅台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所以受人追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